“染真,你看……”王雱气喘呼呼地回到婚房,手里捧着一个锦盒,他挨着杨涵瑶坐下,打开盒子,“当年,我曾说过,等我金榜题名时送你一个镶金点翠的乞巧乐。”
顿了下又道:“眼下虽未金榜题名,但正所谓‘“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虽还未高中,可这辈子能娶到你乃是一生最大的幸事。”王雱说着便小心翼翼地将乞巧乐取出,一脸温情地望着杨涵瑶。
杨涵瑶心上涌起一阵感动,这个乞巧乐与京中贵妇们收集的顶级乞巧乐相比,还算不上华丽,所谓镶金点缀也只是乞巧乐身上的头饰等装饰品,还远没达到豪华的程度。
可王雱这份心意却是让她感动。王安石此时还不是宰相,哪怕俸禄并不低,可他家里现在就他一人出仕了。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王安石是要出钱于王氏公中得,也就是把自己的收入无偿捐赠一部分给族中,以用以王氏一族后进子弟的培养。
除去这些钱,他还得奉养老母,撑起一家子的开销,逢年过节,遇上皇帝,太后等诞辰还得送上贺仪,家里的几个孩子还没自食其力的能力,所以老王同志的负担也是很大得。
王雱未出仕,他比其他兄弟姐妹稍微能干点,有在著书,有些润笔费进账。
不过在这个时代,文人都是清高得。哪怕他们内心并不这样想,可在场面上的事儿还是得顾全,所谓润笔费那全是看对方给多给少了。
拿了固然不会有人说你什么,可不拿得话那才是高风亮节的典范。当然了,如果你开口问人要,甚至规定数目那可就糟了,那是要糟人唾弃得。
以王雱的性子,他虽不拘小节,可在这方面却是特别的清高。而眼前这个乞巧乐虽不华贵,可却也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他为了实现儿时的诺言……
脑海中浮现出王雱收润笔费的模样,杨涵瑶的眼睛变得有些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