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异宋 > 第四百四十二章 思 潮

第四百四十二章 思 潮(1 / 1)

随着商业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日益加剧,各种纠纷也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农耕社会(纯粹的农耕社会中民风极其淳朴,犯罪率非常低,从刘邦约法三章便能稳定关中这件事就看得出来,而商业社会就不同了,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海洋法系往往比大陆法系更健全的原因之一。)中由地方官吏代管执法的方式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所以赵抗采纳当初陆仁留下的意见,在各级地方增设法官一职。各地法官接到起诉后,有权对同级地方官吏进行审查,这样他们不但要负责查案、断案,还部分起到了监督地方官吏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出现,赵国大批职责不明确的官吏被迫下岗,财政负担并未明显增加。说起来这也是新建国家的好处,砸掉这么多官员的饭碗都只要赵抗一句话,要是在南宋想这么搞,就算皇帝也得下台。

陆仁相对来说更加推崇海洋法系的模式,可是由于没专门学过法律的他也不知道细节,所以赵抗最后还是选择了以条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策略。更成熟的法律体系还是等到多年以后,从西方已经快失传里的古希腊、古罗马法律中获得启发后,才被制定出来,从而奠定了赵国的根基。

总体上来讲,赵国当之无愧是当今世上最自由开放的国度,从女官的出现就可以看得出来。随着基本教育的逐渐普及,女子无才就是德的说法很快遭到了唾弃,第一批女性人才也得以涌现出来。虽然由于筛选面还比较狭小,现在赵国也才有七个文职女官,最高的也不过是县长,但是这趋势就连傻子都看得出来。而由于对女人来说,在赵国只有当官或从军才能获得真正的婚姻自由,所以女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比男生高得多,而就业方向也更明确。所以说,如果二十年后赵国的官职大半都被女人占据,大家一点都不会奇怪。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阻止这种情形的出现,被后世称为“妇女之友”,但本质上还是大男子主义者的赵抗提高了县司级官员的考核标准,尤其是强调了体力的要求,摆明了就是针对女人的。赵抗这么做固然有大男子主义作祟的成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认为女人不如男人理智,关键时刻一旦感情用事,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虽然已经有了江晨星这个成功的范例,赵抗仍然限制女性进入军队任职,尤其是一线部队。而前线女兵的选人标准更是令人瞠目结舌,首先力气不能小于男兵,这一下子就将大部分想成为女兵的姑娘扫地出门了,而第二个限制条件则更是非议满天飞,赵抗要求女兵必须根本不把男女关系当回事,相好的男人越多越优先。以至于朝野到处有人讽刺说,他这是在招女兵呢,还是在招营妓啊?

早就废除营妓制度的赵抗,自然不会是这个目的,他是认为女兵一旦被俘虏,遭到各种噩运的可能性比男兵大得多,如果承受不了而导致精神崩溃的话,对其所属部队的士气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说到底,他还是不想让女人参军,“战争让女人走开”早就成了他的口头禅,可是这又与他“人人平等”的理念冲突,最后只能想出这个半调子的处理办法。

由于赵抗的大力倡导,外加赵国的百姓不是被掳来的“顺民”,就是被解放的奴隶,或者是南宋各地不服王化的刺头,赵国境内儒家的影响力始终没能大起来。正因为这样,儒家的“忠孝仁爱”之类的价值观也没能成为赵国国民的主流思想,可是如果没有核心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赵国必然会成为一盘散沙。现在赵抗还在,即使是“唯利是图”的主流价值观,赵国也一样不会出大乱子,可是他再怎么厉害,也总是会死的啊!无奈之下,赵抗不得不再次从当初陆仁留下的记录里寻找答案。陆仁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了解的各种思想自然不少,可是赵抗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其中的大部分他是看不懂的,最后将目光集中到里面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之上。不过,由于陆仁那时已经时日无多,并没有留下详细的注释,所以赵抗对两者的理解也就局限于字面的意思。

按字面意思来看,这“爱国主义”的意思就是凡事以国家为重,那要是因为国家利益之争而发生战争的话,岂不是汉人内部要自相残杀了?当然,如果将所有汉人的地盘完成大一统的话,这便不是问题,可是已经有了不少治国经验的赵抗却清楚这根本就没有可能。在大一统直辖模式下,由于宋代的通讯与交通运输条件就那个样子,国土面积也就是维持在中国本部(就当时来说,也即是北宋+大理+西夏+燕云十六州)那么大的地盘才是划算的,如果周边没有敌对国家的话,这一面积还能再加一倍,但却还是远远达不到赵抗心中的期望。所以赵抗绝不会考虑大一统汉人所有的地盘,那这“爱国主义”自然就不作为主流思想了,而“民族主义”则成为首选。

赵抗理解的“民族主义”,就是在各方面出现大的冲突时,以民族利益至上,同一民族建立的不同国家之间要尽量避免自相残杀。后来赵抗又以此衍生出“民族自决权”等说法,但是由于赵国乃至日后整个汉人世界“禁止有选择(就是说可以不聚居,就必须散居。)的情形下聚居”,“民族自决权”并未成为国内分离主义的导火索,反而成为汉文明向外扩张的有力武器。

在大力倡导“民族主义”的同时,赵抗也没有完全放弃“爱国主义”,他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改成了“天下非一姓之天下(不是指全世界,基本等同于顾炎武的‘亡天下’中的‘天下’。),全体汉人之天下也。”和“民族为贵、社稷(指国家)次之、国君为轻。”,这样一来,战国期间七国征战不休而令草原匈奴等族得以喘息,最后发展为中原大患的情况便不易出现了。同时,赵抗篡改了“忠”的原意,认为“忠诚”是汉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但愚忠绝不可取。赵抗将忠诚分为“民族之忠”、“国家之忠”、“个人之忠”三种,重要性依次降低,如果主次颠倒,那就是“愚忠”!

最新小说: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白鲢传 穿越之相杀相爱 九道婴仙 红衣侯 我爹是袁绍 娇妃倾城:陛下,硬要宠 穿越之倾城萱王妃 通灵王妃:吻醒妖孽王爷 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