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这种身份向来是一种带着强烈个人感官的职业,同样一部电影,或许因为个人所想的东西和想要的影片核心主题与侧重点刻画的不同,从而导致:明明拍摄的素材一样,可最终剪下来,就成为了两部截然不同的电影。 风格迥异性威力之大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只作为拍片机器存在于影片制作的那种导演不再这一概念之内,具体可参考《007》系列、《哈利波特》系列...... 这种剧本故事大于导演思想的系列电影,向来是不容许导演其个人风格的施展。 这也是为什么系列电影这东西,来来回回的更换导演,还能做到执导风格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的原因所在。 千篇一律、照顾粉丝,说的就是它们了。 回到《狂怒》这部电影来说的话就是,莱曼自己想要的是一部怎么样的呢? 或者说他的风格是什么? “剧情跟着角色走,尽量的刻画角色。” 欧罗巴影业的剪辑室里,电影所拍摄的素材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剪辑之后,终于到了最后一遍定型的时候了。 在莱曼的影响下,这部《狂怒》与原作比起来可谓是面目全非,若非还是描绘的坦克为主的战争题材,真就是一点都不挂钩。 从拍摄的时候,他就有意向的改变拍摄场景的构建了,直到现在,才慢慢的汇成他自己所要表达的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听完莱曼的要求后,托马斯点点头,开始手头的工作。 在托马斯看来,这部电影就是奔着刻画角色去的,推动剧情什么的,也就应该是以角色的成长为主。 既然如此的话,剪辑视角放到角色身上,而不是什么大场面,为影片的深度下功夫,削弱那些没意义的东西,也再合适不过了。 从《活埋》里的保罗,到《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兰彻、拉加、法罕,再到《狂怒》里的中士、诺曼,莱曼的风格始终没变过,那就是刻画角色,提升角色身上的血肉感。 作为一个想要成为莱曼身边的专属摄影师,托马斯看的很透彻,也很明白这些。 “这里需要把正面交战的戏份切换成诺曼与中士的对话吗?” “不不不,对话做成旁白,放到战场上的镜头戏份里当做背景就行了。”莱曼连忙说道。 “为什么?”托马斯心里有所疑惑,直接开口就问道:“从这里切回角色的镜头,不是更能凸显人物吗?” 莱曼听后,很认真的回答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全是角色戏份的话,到时候影片的节奏不是会显得有些沉闷吗?到时候又会有多少观众愿意买票走进电影院支持这部电影呢?深度之外也需要充足的视觉效果,你明白吗?” 有些观众喜欢在观看影片之后感受到思想的洗礼;有些观众喜欢观影过程中的感官享受。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的时候所追求的观影感也都不一样,没有导演能让所有观众都喜欢上一部电影,而刚刚所说的,正是莱曼个人的执导想法。 “我有点明白,可这样剪的话,中士这个角色的人物力度明显就弱了。” 原来是担心这个,莱曼笑了笑,对着托马斯解释道:“中士一开始的设定就是老兵,他本身的成长和表现空间就不大,懂了吗?这是角色本身的问题。” 都谈到这了,莱曼也是有所感慨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托马斯这人,他是真想培养成自己的御用摄影师,那么,两人在风格方面最好要统一。 “角色塑造这方面,是需要下功夫。可如果大量的篇幅镜头集中在这一方面,又会显得故事剧情度不够。就比如说《肖申克的救赎》吧,导演无疑塑造了一个极为经典的荧幕角色形象,可你有没有想过,这部影片得到了什么呢?” “它是收获了口碑,但在市场方面却是无人看重,不然也不会赔惨了。” “如果说它的角色深度能打9分的话,故事剧情所带来的趣味性也就是大众想要的娱乐效果就只能打1分,反观全世界都闻名的都很接受的《007》吧,它不讲什么角色深度,甚至历代邦女郎除了个面孔,还有什么值得陈赞的地方吗?演技还是角色性格?它都没有,深度方面根本就是零分,但娱乐性呢,我估摸着能打个7分吧,可就是这样,比观众人数,比市场认可度、乃至赚取的票房,都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这是为什么呢?双方也都是有铁杆影迷的吧,都有支持受众吧。” 托马斯点了点头,非常承认这一点。 “那么问题就来了,双方的口碑与市场表现力都有极大的差距,甚至是达到了一种互补关系的存在,但我们应该怎么定性这两部电影到底谁好呢?” 托马斯犹豫了,潜意识告诉他应该是《肖申克的救赎》,但是自己也看过这部电影,还是觉得略显沉闷的,反而是过去小时候看《007》时,获得过极大的满足感,这是看《肖申克的救赎》时,所没有的感受。 莱曼抛出这个问题,也没想过等托马斯回答,见他纠结,便自顾自的说了下去,“按照影评人或者电影质量来看,那肯定是《肖申克的救赎》好,还获得过很多奖项荣誉的提名,但是《007》都没有过这些,它只得到了更多的观众支持,我所要的也是这个,你明白了吗?就像我一开始就认可的,不被观众认可的电影,拍出来只会是对自己的压力与负担。” “现如今,很多国家都重视教育,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家庭与老师也都会教导,都听了十几年的道理了,哪来喜欢别人继续的说教?” “我很喜欢我导师曾经说过的一堂课,他说比起讲一个专业性强,却只有少数几位能听懂也愿意去听的课,我更愿意讲一个专业性没那么强,甚至琐碎,却是大部分人感兴趣的课。” “我的观点和他相似,如果真要我选择的话,一部电影,我更愿意讲述一个5分趣味性,又兼有5分深度的故事,所以说,现在,我们在角色深度方面已经足够了,过犹不及,影片的节奏更要有所加快,来抓住观众的眼球,让他们愿意花时间、花一部分钱到影院去看,这才是我想要的。” 托马斯隐隐的有些懂了,却又好像不是特别懂,眼神颇为复杂看着莱曼。 他的执导风格除了喜欢塑造角色,以人物推动剧情,更是想要在文艺与商业的属性上达到兼容。 这可真是......托马斯一时之间找不到了形容词,或许这就是疯狂吧。 自己终究还是不太懂他的,要不是今日这一席话,他估计还是觉得莱曼是想要往文艺电影的方向上发展呢。 可他想要的,却比自己认为的多太多了。 电影,既然分为了文艺与商业两种属性,自然就是有这样的分法的。 既然有规则,那它就是合理的,不合理,也不会有所谓的奖项来区分了。 不过,莱曼自己都有这样的想法了,自己又有什么好质疑的呢? 从《活埋》筹备的那个下午,他接受自己成为剧组的一员开始,又到两部电影这期间的拍摄对他的屡屡教导,托马斯早就认定莱曼了。 不管怎么样,他都要陪着他一起拍摄电影,至于,电影是什么样的,故事讲什么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莱曼想拍什么,他的想法才是自己关心的。 其他,皆是无用的烦思罢了,多想无益。 再度坚定自己内心的托马斯很容易就在这上面与莱曼达成了共识,愉快的继续工作起来。 虽说只剩下最后一遍的精剪,但也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的。 越到最后,越是思考该怎么剪。 哪里的戏份需要删减,哪里的需要增加,这都是极为需要斟酌的地方。 而且剪辑这工作是很枯燥乏味的——对着一堆早就翻来覆去看过无数遍的拍摄素材,十遍、二十遍的瞎琢磨用那个镜头最好,再怎么样,都会耗损剪辑人员大量的脑细胞。 所以,他们三人是轮着来的,按照一开始拍摄时就做好标记的剪辑点,反复思量着剧情的流畅性以及转折效果合不合适。 三人统一步调,合作的又默契,虽然累点、愁点、头发掉的多点,但也算是进行的很顺利,很快也是把最后的影片内容的版本给确定了下来。 再度观看一遍成片,确认真的没所谓要删改的地方或者镜头后,三人齐舒舒的松了一口气。 可算,是把后期制作里面最耗费心血的剪辑工作给完成了,摸摸头上那少了一点的头发,这代价,也算付出的值得。 毕竟,人还年轻,还能长回来,不怕。 转眼一过,日子已经到了9月的末尾,随着成片的确定,又多剪辑了一部分素材当做电影的宣传预告片之后,也是可以进行配乐这项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