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
这是指热能直接转变电能的效率,热电材料实验室研究的项目就是温差发电。
即直接将热能转变电能,不过这个项目的难度非同一般,尽管1671的转换效率已经非常高,但是这个效率依旧是不尽人意。
市面上可以商业化的温差发电设备,热电转换效率一般在6~7之间,一般是应用在废热利用领域。
要真正作为主流发电设备,热电转换效率至少要刷新到20以上,最好可以到达40。
之所以研发温差发电,主要是温差发电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材料两侧存在温度差,然后高温区向低温区主动中和,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能量,而温差发电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其实温差发电和光伏发电非常相似,一个是直接热电转换,一个是直接光电转换。
简称一块板子的发电。
不像普通的发电,要用复杂的系统烧开水,能量转换的次数越多,就意味着总的转换效率越低。
黄明哲摸了摸下巴思考起来。
目前热电材料实验室的热电材料已经实现1671的转换效率;而光电材料实验室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是275左右。
如果复合光电和热电,制造一个发电系统,发电效率应该不错,不过这个距离黄明哲的目标预期还太远了。
而最近已经在密集实验的惯性束缚实验室,正在越来越快的逼近着可控核聚变。
目前射日弓激光器的能级已经刷新到186万j,采用四台射日弓激光器聚焦,可以将总能级提升到744万j级别。
激光器能级越高,激光点火的效率就越好,而设备的体积也可以相应缩小。
不过随着激光器能级提高,其他问题也跟着出现,比如激光头的附属材料容易被烧穿、变电器难以配合、反应炉的材料问题等等。
总之问题是千头万绪,解决了一个问题,可能又出现好几个新问题,哪怕是光机所和国内各大等离子体研究所都加入到惯性束缚实验室,很多问题还是让人头皮发麻。
将飘到天边的念头拉回到热电实验室,黄明哲查看了实验室的进度之后,便进入工作状态。
热电材料实验室有他亲手研发的热电材料规律模型,一边筛选这些热电材料,一边对于规律模型进行升级改造。
这个工作目前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完成,要修改和升级规律模型,需要非常深厚的计算材料学功底,还要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