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多人临走之前的抢劫对地方的破坏性可是极大的,哪怕他们控制的地区内人口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
明国的穷兵黩武已经让民间青壮大量流失,宋明交界地区的青壮更是全部被李察征用为军队民夫,所以之前岳家军占领的都是一片老人国女儿国
四万多失去了纪律约束的大兵破坏力是十分惊人的,他们不光抢走所有能看到的东西,还对那些女儿国进行惨无人道的(男人都懂)。
理所当然的,在抢劫过程中难免爆发冲突,结果这四万多乱兵又对老人国进行了一场净化处理
千万不要低估人类心里的阴暗面,特别是一群落荒而逃,丧失了所有信仰的乱兵!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霍霍的不是自己的家乡,所以下手是毫不留情
李察接手这片地区后,立刻召集当地心存的百姓将的暴行公之于众,并派遣大量细作深入到四川地区宣传这种暴行!
这可是很棒的政治资源,李察自然要好好利用。
这也是李察重建后的锦衣卫接到的第一笔大活。
锦衣卫没有了锦衣卫指挥使仿佛丧失了灵魂一般,但之前被生死符控制的武者还在,李察利用他们为框架重组了锦衣卫,虽然能力远不如从前,但跟不重视的南宋相比还是不错的。
至少在敌国中宣传一些不利言论完全没问题。
当然,南宋也同样有能力在明国中散播不利的言论,这个时代受限于通讯设备和交通设施的落后,想要彻底进行舆论管控是很困难的。
特别是那种口口相传的谣言,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不过谣言这种事情必须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是凭空编纂的,很容易不攻自破,反倒会招人嘲笑。
像是这种事情,有着真实的战例摆在这里,逃回的溃兵就是最好的宣传机器,他们绝对能绘声绘色的将岳家军战败的事情传遍,明国的线人只需要在此基础上添油加醋就可以了。
而4万溃逃的沿路劫掠的消息也会随着幸存的百姓和乱兵自己传遍整个天下,别看那些溃逃做的事情天怒人怨,但在他们的亲朋好友眼里却是一场大丰收。
抢回去的财货最终还不是士兵的亲属们享用?
因此,这种事情是瞒不住的,自然而然的,劫掠的事情也会传扬出去,明国的线人所需要做的就是将事实夸大一些,更加吸引人一些。
这种方式和李察前世的网络'美分';差不多,都是用一件很小的事实进行夸大化来进行诋毁性宣传。
因为事情本身是具备一定真实性的,所以可信度更高一些,再加上人们更喜欢听夸大化的'新闻';,自然就使得这些被加工过的消息快速传播。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传递信息的过程都大同小异,只不过载体和速度因为科技不同而出现代差而已。
结果,在李察接收一片被肆虐过的烂地时,这场政治风暴对决中明国完胜,在民间的形象一落千丈,除了丰收的四川人民外,其他省份的人对的印象都变得不咋地
毕竟其他省份的人并没有在这场劫掠中获得任何好处!
当然,民间的反应对南宋朝廷而言影响不大,哪怕是李察前世那个时代中,升斗小民都无法影响到国家政治,更何况是如今这个更加黑暗的时代?
国家走向基本上就是权贵们决定的,平民顶多吆喝两句,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难不成大家还能提着脑袋造反?
对平民而言,只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饿着肚子,谁愿意去敢掉脑袋的造反买卖?
野心家终归是少数人,没有民意支持再大的野心再精妙的布局也起不来
国家朝廷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因此,即便南宋朝廷已经听到了民间的不利言论,除了下了一道象征意义更大的命令,让地方官府监控民间不利言论外,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动作。
在朝廷高层眼里,底层屁民只要饿不死,就绝对不敢闹事。
真正让南宋朝廷难受的是,岳家军的覆灭让整体的脊梁骨被打断了!
距离李察亲率的明军主力最近,驻防在四川地区的韩家军和杨家军同时被传上了恐明症,上到将领下到小兵,都不愿意跟明军进行野外对决。
岳家军在绝对的优势兵力下都被全歼了,他们信心对抗明军?
而且李察短时间内变出一万精锐骑兵的事情也传扬开来,虽然大家都知道岳家军在覆灭之前对明军进行重创,明军兵力损失极大,但大家都觉得李察可以快速恢复实力
不用多,恢复和岳家军对战时的一半军事力量,就足够让韩家军和杨家军绕着走了
军队的威名都是打出来的,特别是那些带兵的将领,正因为了解军事,才更加清楚岳家军的可怕之处,自然也更加恐惧全歼岳家军的明军!
于是,韩家军和杨家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修土堡要塞,除此之外还派人到处收编溃退回来,发了财的4万多溃兵。
韩家军和杨家军争先恐后的扩充兵力,只为在明军进攻四川的时候手中能多一些筹码和炮灰,能守住四川。
至于主动出击击败明军,韩家军和杨家军的统帅根本没有想过
大明14年10月,李察亲自率领的区区几千明军主力再次兵临四川防线,这一次李察带上了亡灵军团。
之所以用了这么久,主要是为了接收那些溃兵遗留下来的地盘,从后方调动地方卫戍部队接管重新建立秩序。
同时从后方运送炮弹补充战斗的损失。
与岳家军的作战中李察的弹药储备消耗了八成以上,不补充的话连一次激烈的作战都无法维持了。
好在全歼岳家军的战绩吓坏了,没有一支敢主动出来挑战李察。
那一千多由荒坟守卫组成的亡灵军团外加双头巨人就是最好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