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平康坊的楼子还是各坊的茶肆酒楼俱都人满为患,尤其是东、西两市,茶棚下的人都挤不开,条凳恨不能摆到坊街上去。
人们脸上都挂着激动,就唐军这一次的大胜高谈阔论。要是有人带着宫里传来的小道消息出现,都不用付茶钱,瞬间就会成为座上客,被人们包围起来。
若在以前,这种歼敌五千的战绩是很难在这种常住人口过十万的大城里掀起波澜的。
好歹也是京畿之地,天子脚下,老百姓闲聊的都是“国家大事”,才没兴趣研究去取一场局部战斗的成败。
但有浅水原惨败在前,尤其是那薛举竟敢以四万唐军尸骨筑京观,震慑到了长安百姓之余,也激起了人们对于西秦残暴的印象,先入为主的不想这等人入主关中。
所以就和李世民想的一般,这一封捷报安的可不仅仅是老李的心,更使朝堂安稳,民心俱都振奋起来。
据说李渊看到捷报内容后,大笑三声,高呼“壮哉吾儿”。群臣也一个个喜笑颜开,直呼“陛下更壮”,多亏陛下运筹帷幄,才为秦王创造了此等良机云云。
于是老李就更开心了,仗还没打完呢,就先排起了这一波的功臣。
李世民在奏表里把这一战的前因后果都写的很清楚,无论是打配合的屈突通和李靖亦或戴罪立功的刘文静等人,都给了很客观的评价。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某三弟对他的“点拨”以及他和李建成送去的那三千骑兵的巨大作用。
于是乎,李大德得到的消息,其实是和老李的赏赐一道来的。
“封我为河东道行台尚书令?神经病吧?”
四天后,大明前殿的明堂上,某杠精一句话就叫亲来传旨的萧瑀表情僵在了脸上。
这熊孩子,咋说话呢!
“三郎!你随某来!”
无视堂下一群眼巴巴看着的文吏书记,后者故作埋怨的拉过某杠精,刚转过堂后偏殿,就迫不及待的解释起来。
有些话老李不好明着说,才叫他这个做表姑父的来传旨,为的就是要让这杠精感受到他爸爸的拳拳爱子之心。
这一波论功封赏,得益最大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李大德。
所谓“行台”,其实是北魏在各主要地区设立的可代行尚书省职权的机构,类似于“先斩后奏”的特区。而“行台尚书令”,自然就是这特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长安朝堂最近正琢磨着重新划分拟定天下各州道府台的范围,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