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一个半月里,正像王化行说的那样,尽管清军依托坚城、堡垒层层布防,层层阻挡,但是坚城却无法阻攻城炮,要塞无法阻挡火药,看似坚固的要塞在攻城炮的炮机下,被轰击成了废墟。曾经坚不可摧的要塞变成了一个个坟墓。
接连几仗,清军的防线不断的被撕开。尽管在费扬古的指挥下,库尔代等地的清军还是撤了出来,未伤元气,但是却无法阻挡连连取胜的明军进攻。尽管清军没有损失主力,但也是损失惨重,费扬古的麾下已经只剩下不到二万人马了。
天险、地利,并没有给清军太多的保护,甚至反倒让试图信赖天险地利的清军,陷入新的危机之中明军多次翻过大山迂回到费扬古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层层阻敌,尽管每一次,费扬古都可以冲出明军的阻击线,但每一次都会丢下不少人马。唯一让人庆幸的事,因为那些山路险要。所以每一次明军派出的阻敌部队,大都是小股部队。甚至,他们的目的只是在于扰敌。所以清军总能够轻而易举地冲破他们的阻挡。
面对追击而来的明军和阻拦,费扬古开始变得惊慌失措,却又无计可施。他心里很明白,只要自己退却的慢一点,随时都有可能陷入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必然遭到全军覆灭的下场。可要是全军后撤,又必须有皇上的旨意,没有旨意后撤,最后也是死路一条。
恰在这时,皇上的派来了信使,直接下旨告诉他,让他撤下来,有了皇上的圣旨后,振作起精神的他,立即下令全军后撤。
清军撤退的速度很快,甚至明军追击部队根本没有机会迂回阻拦,而且崇山也阻挡了大部队的迂回,小股部队的袭击,也不过是只是袭扰罢了,就像之前一样,只是起到拖延的作用。
所以到最后追击的明军也只能望敌生叹,感叹着清军行动的果决,撤退的果断,当然更让人感叹的恐怕还是他们逃跑的速度。逃跑速度之快,甚至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全部都骑了马,成了骑兵,恐怕即便是骑兵也赶不上他们逃跑的速度。
有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在面临生死关头,人们的潜力总会得到最大程度地挖掘,就像现在这些仓皇逃跑的清军一样。
士兵可以逃。将军也可以撤。
但是皇上能够逃到什么地方呢?
屋里的御案上,堆满了各地来的奏报,最多的当然是靖南留守的太子送来的,而且大多是劝皇上说,皇上万金之体,不宜再受征战之苦。请皇上以国为重,立即回銮。这些奏报的内容,没有一个人去提现在的时局,似乎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