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建始元年,即在亚洲卷起了战争的风暴”
炎黄4603年,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铭心刻骨的一年,这一年,正月十四日,帝国建始,这一年,面对国家的尊严,这个曾被异族奴役达260年之久,异族的愚民政策的统治下,早已经是虚弱不堪的国家,仍然选择用战争维持国家的尊严。
面对东北jiāo战的日俄两国,面对国家尊严遭受践踏的一幕,除去战争之外,中国别无选择,可是面对击败了欧洲传统列强俄罗斯的日本,这个可以说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十年前被日本击败,被列强视为鱼rou的中国,有可能挑战他吗?
可被外界视为弱者的中国却主动发起了挑战,在战场爆发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怀疑这或许又将是一次“庚子年的疯狂”,可不顾一切的冲过去一打,居然屡战屡胜,一下子,突然的胜利,让这个饱偿对外战争失败的国家变得忘乎所以了,中国人第一次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国民的亢奋。
怎么不是这样呢?
中国人在中华帝国之前,从未来有过“国民”的体验,生活在毫无国家的概念的时代,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顶多是家庭的一员、家族的一份子,直到光复期间的“民族主义”灌输,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拥有了“民族”、“国家”,这一现代观念。
而中华帝国政fu为了给中国人灌输国家和国民的观念可谓是煞费苦心,对于政fu而言,政fu需要爱国的、忠诚的、并愿意为国付出的“国家公民”,先有国家再有公民,国为根,民为本。
而对于皇帝本人而言,他所希望培养出的是“皇帝陛下的臣民”,这一观念相比于执政fu时期提出“国家公民”更容易被人理解,被民众接受,毕竟忠义观念是中国人刻到骨子里的传统思想,相比于“国家公民”,“皇帝陛下的臣民”反倒更为民众所接受。
满清时代的屈辱赔款,让“臣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国家耻辱”,而洋人的横行,更让他感觉到国家衰弱带来的个人耻辱,而异族奴役260年的屈辱历史,更是让他们明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知耻近乎于勇,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在无形之中,通过民族主义的宣传得到了一种平衡。而来自战场上的屡战屡胜使得“皇帝陛下的臣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国家的荣耀,战争的胜利带来的兴奋,又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国家和国民到底是什么概念。
也正是那“人头一两”的赔款之耻,支撑着这支年青的有些出奇的军队不断战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