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戏,就是在努力挣扎。
从这里可以看出,清军已经不是新军的对手了。
对他张献忠来说,不管是新军还是清军,他都不希望任何一方坐大。因为任何一方坐大,就很可能成为他张献忠的大敌。
最好双方打死打活,他张献忠在边上捡些小便宜。
最后拼个两败俱伤,就像李自成那样,把大明灭亡了,却让满清捡了个大便宜。
他张献忠也像捡这样一个大漏,但事实证明,这种好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现在胜负已经分出来了,满清基本上败局已定,他们最好的结果是和新军进行交换,唐宁让出辽东,将俘虏等归还给清军,而清军则退回关外。
最坏的结果,自然是清廷被剿灭在关内。
这两种情况一旦发生,清军不管是退到关外,还是被剿灭。
在大明的疆土上,新军已经没有了对手,接下来很可能就将目光瞄向他张献忠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张献忠在孙可望等利益派的劝说下,确实想了很多。
但是,他另外三个义子李定国、刘文秀和艾能奇却不赞同与清廷有丝毫牵连,建议应该先灭掉满清,至于大明的内部事务,应该再单独解决。
张献忠一时踌躇不定,因为理智告诉他,与清廷和弘光帝合作,可以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他张献忠也对满清甚是不喜,当初在李自成战死之后,甚至已经决定要北上抗清。
只是唐宁的新军突然出现,成为了清军的另一个强大对手,他张献忠希望他们拼个两败俱伤,所以才暂停了北上计划。
如果现在与满清合作,与那些背叛祖宗的人又有何异?
见到张献忠的思想出现松动,孙可望又从另一个思路劝诫,表示只与弘光帝合作,不与清廷牵扯。
弘光帝乃大明正统,比之应天府的唐监国更加名正言顺,弘光帝才是真正的代表着大明。
至于清廷,看其形势,在中原的政权必不长久。
如果趁此机会,趁着唐宁带着新军大量精锐远在辽东,可以集中兵力夺下江南地区。
江南地区,特别是广东,在唐宁的治理下,已经非常富裕。
如果得到江南,进行一番经营,未来北伐夺取全国政权也并非难事。
终于,对权利的,让张献忠放弃了曾经在某些方面的坚守。
同意了与弘光帝合作,而弘光帝也是满口答应,并暗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