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是‘赵桓走马灯似地拜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其中,仅李纲、唐恪可为相,李纲过刚,又少一分韧劲,非遇明君,难以大用,唐恪始终清醒,对形势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有能力,也有眼力,只可惜少了一分太宰应有的气度,太过拘泥于党争,所以不可为太宰,最多只能为少宰。’。”
虽然李衍说唐恪不可为正宰相,最多只能为副宰相,但能得李衍这个评价,已经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像唐恪这样名声不好又没办成甚么大事的前宋国宰执。
这么说吧,有了李衍的这个客观评价,唐恪虽不至于一下子就从误国中解脱,至少再也不用担负罪臣之名。
所以,唐恪对李衍还是很感激的,道:“求李道长代唐恪谢过辽东王。”
李助道:“唐大人可以自己跟君上道谢。”
唐恪何等聪明,怎么会不明白李助这是在替李衍招揽他?
唐恪道:“唐恪生是宋臣,死亦是宋臣。”
李助道:“经此巨变,唐大人难度还看不出来,赵宋有今日,实是因为赵佶、赵桓父子没有人主之才,你等一些重要的救国之策均不被其父子采纳,而一些重要误国之谋却又均被其父子采纳?”
李助悠悠地又道:“唐大人难道就不想干出一番政绩证明你自己,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盖棺定论?”
唐恪才五十出头,还可以有很长的政治生命,说实话,他也不甘心就此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尤其是以目前的名声结束。
李助又道:“天下非一人一姓之天下,唐大人博览群书,想必知道,想古往今来,没有永世传承的王朝,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正统,赵宋失德,已丢其江山,今更被金人所废弃,天下无主,自然应有新的德者来统治这天下,此乃天道轮回。纵观当世,有比我主更适合为君者乎?我主德武兼备,爱民如子,亲贤臣,远小人,实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再世,唐大人若真是心系天下百姓,应效仿古之贤臣魏徵与我主共同治理天下,而不是愚忠一无德、无能之帝和一已经灭亡之王朝。”
唐恪沉默不语。
李助见状,慢慢起身,同时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赵桓虽曾用唐大人为相,却不听唐大人之言,这可是信任?赵桓任用二十六个宰执,如今大多在汴梁城中,赵宋朝廷有文武百官上千人,如今也大多在汴梁城中,李助旁人不先找,第一个来找唐大人,实是因为我主很推崇唐大人,不想,唐大人连这点小儿之理都看不透,让人实在是失望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