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一年最多见三四次的那种好朋友吗? 纪大夫这下坐直了身体,面色也更加和煦了,“你和一伟是好朋友呀?” 满宝点头,“我们认识有五六年了,我家种有些药材,一直都是卖给他的,一来二去的就熟了。” 五年的时间不短了,郑一伟去罗江县也不过六年多的时间罢了。 纪大夫便摸着胡子笑道:“巧了,郑掌柜和一伟是叔侄,你得改一改称呼了。” “那我就叫老郑掌柜呗。” 正想让他叫郑一伟做小郑掌柜的纪大夫:…… 他顿了一下,略一想,觉得这个称呼也不错,郑平年纪是不小了,是该叫一声老掌柜。 纪大夫笑眯了眼,“好,以后我随你叫,来来来,你跟我说一说,你可学过把脉?” “学过的,而且学了好几年了呢,这两年我没少给村里的人把脉。” 纪大夫颔首,“一会儿你先看一遍病人,将脉案记在你的纸上,我再看一遍。” 满宝点头。 俩人商量好,这才让等着的病人上前。 俩人说话又没隔着门,也没避着人,因此等候在一旁的病人全听到了。 他们才在桌子前坐下,满宝就把自己的脉枕挪上前,眼巴巴的看着病人。 病人犹豫了一下,想到刚才老大夫说的,这小娘子看过以后他还会再看一次,便把手放了上去。 满宝就摸着他的脉,一边用心的听,一边去观察他的脸色,问道:“觉得哪儿不舒服?” “喉咙干痒,一直咳嗽。” “何时开始咳嗽的?可流鼻涕?” “前日开始的,不流鼻涕。” “吃过其他的药吗?” “没有。” “可还有其他的不舒服?” 对方犹豫了一下道:“好像头还有点儿晕。” 满宝便道:“我看看你的舌头。” 满宝细致的望闻问切后,便收回了手,提笔开始写脉案。 纪大夫这才示意病人转向他,将刚才满宝问的问题又重复了一遍,摸过脉后便提笔写药方,顺手在一旁的本子里记了一句脉案。 他的脉案是一句话总结,满宝却是洋洋洒洒写了不老少,特别的详细,连脸色蜡黄都给写进去了。 纪大夫扫了一眼,微微摇头,写得是挺详细的,但这不是浪费纸张吗? 病人拿了药方去采药,满宝都没得及看一眼,更别说记下了。 不过满宝也只惋惜了一下,反正后面还有这么多病人呢,不着急。 第二个病人上前,依旧是满宝先看,先问一遍,然后纪大夫才又看一遍,又问一遍。 有时候纪大夫问的问题和满宝的不一样,满宝也会记下来,然后认真的跟着纪大夫去观察病人。 因为想着要抄药方,所以她写脉案时便快了许多,字也就不讲究工整了。 写完了脉案,她便偏头去看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