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吴宗睿来到了紫禁城。
早朝结束,鸿胪寺官员引领吴宗睿来到偏殿。
按照规矩,吴宗睿辰时就来到了紫禁城,一直都在午门等候,早朝快要结束的时候,才有官员带着他进入紫禁城,前往偏殿,去觐见皇上。
回到京城的翌日就得到皇上的召见,吴宗睿可谓是得到足够的重视,卢象升和方一藻都没有这样的待遇,还在各自等候。
可惜吴宗睿对于这一切都不是很在意。
能够早点见到皇上也挺好,吴宗睿就能够早点离开京城,回到辽东去,毕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进入偏殿,吴宗睿看到了内阁首辅张至发,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还有兵部左侍郎熊文灿等人。
这个阵势,让吴宗睿明白了一些东西。
看样子,自身强大起来了,很多东西就是不一样,朱由检也是人,尽管贵为皇帝,执掌天下,可是对于强悍之人,足够警惕的同时,也是另眼相看的。
崇祯年间,历任的蓟辽督师分别是袁崇焕、孙承宗以及吴宗睿,前两任的袁崇焕和孙承宗,在辽东也是赫赫有名的,袁崇焕孤身守卫宁远城池,抵挡了努尔哈赤的疯狂进攻,孙承宗在辽东构建了关宁锦防线,让后金鞑子无可奈何。
不过袁崇焕和孙承宗两人的结局都不是很好,特别是袁崇焕,擅自斩杀正一品的武官毛文龙,接触了皇太极的后顾之忧,驻守辽东却让皇太极领兵入关直逼京城,让京城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袁崇焕最终被皇上毫不留情的斩杀,而孙承宗也因为大凌河城之战,被迫承担责任,辞去了所有的官职。
崇祯皇上是异常信任袁崇焕和孙承宗等人的,当初袁崇焕信誓旦旦的发下誓言,五年之内彻底剿灭后金鞑子,得到了刚刚登基的朱由检最大的信任和支持,袁崇焕最终被惨烈的事实无情的打脸,而老辣的孙承宗,也因为没有强力的助手,导致了在辽东布局的失败。
吴宗睿的情况,与前两位有些相似,打败了后金鞑子的进击,有了与皇太极叫板的资本,不过吴宗睿是绝不会在朱由检的面前发誓的。
吴宗睿还有一个隐形的资本,那就是内阁首辅张至发的支持。
张至发与前任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关系很好,温体仁被迫致仕的时候,专门嘱托张至发,让张至发善待吴宗睿,继任内阁首辅的张至发,基本是按照温体仁的出事方式署理内阁所有事宜的,所以张至发肯定是关照吴宗睿的,在关键问题上面不会为难吴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