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吴王庙,即便是泰山,平阳长公主也没有到访过。
虽然说,祭祀亡兄的理由名正言顺,但她还是忍着。
每逢赵临忌日,长公主只在府里摆个供桌,这一点,她并不瞒着皇太后。
她若对赵临的身后事避讳,在皇太后那儿,反倒显得可疑。
因此,长公主甚至问皇太后借过人手。
用她的说法,她与林芷都不懂这些,该供什么,该念什么,稀里糊涂的。
礼部的官员倒是熟门熟路,可她身为长公主,为此去叨扰礼部官员,实在不合适。
皇太后听了,当即借了两个年长的嬷嬷来,后来还问她状况。
一回生、二回熟,之后全是长公主府里自个儿操办,只故意寻几个问题,去慈宁宫里提一嘴。
反倒是皇太后,在赵临身死的几年后,主动提起来。
“想不想去泰山看看。”
长公主当时,心噗通噗通跳。
她想的,万分想的。
可她最终还是拒绝了。
她是长公主,出一趟远门,光是仪仗就不得了。
再加上祭祀事宜,能把各个衙门忙得团团转。
大周正是齐心协力、共图内政发展的时候,不该为了她一人的想法,劳师动众。
皇太后听得两眼泪花,长吁短叹了好一会儿,才没有继续“劝”她。
而长公主自己,一忍就是这么二十年。
直到这一次,她终于又耍起了长公主的威风。
出京城,闹祁阳。
真真畅快。
“这次去泰山,我去给阿兄上了香,”长公主弯了弯唇,哼道,“就那条山道,阿兄闭着眼睛都能过去,父皇也就是没有亲眼看过那条道,他一看就知道了……”
林芷没有接这话,只是静静地,等着长公主说下去。
长公主几个深呼吸,把更咽的情绪压住:“也不对,父皇其实都知道。
他知道赵隶害了阿兄,知道林宣没有说实话,知道嫂嫂失踪与我们有关。
他那时候什么都知道了,可他没有办法了……”
一生戎马的赵挥,本就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却不得不经历这些变故。
他回天乏术,只能装聋作哑,另备一道遗诏交给永宁侯。
想到临终前的父皇,长公主往河道方向走去。
霞光散去前,落在她的眼睛里,一片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