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封了侯爵,怕是更无人制得住他。
如今这份担心倒是一小子消去不少,不论怎么说,琏儿还是那个孝顺、知礼的好孩子,对自己这个祖母,也是一如既往的尊敬。
贾琏依言起身,又分别与邢夫人、王夫人弯腰行礼道:“见过大太太、二太太。”
邢王二夫人也忙让起。
“见过姨妈,各位婶婶。”
“呵呵,琏哥儿不必多礼……”
“侯爷快快请起……”
除了薛姨妈之外,其他贾家仆人,可不大敢受贾琏这一礼,纷纷还礼。
“见过各位嫂嫂。”贾琏有转身,看向其他桌面的妇人们,拱手行礼。
这些“嫂嫂们”反应就各异了,有慌忙不知所措的,也有赶忙道万福回应的。
因为人数较多,又分散,如此一眼看去,场面倒是颇有几分滑稽。
但是在贾母和薛姨妈等人看来,却暗暗点头。
所谓知书识礼之家,便是这般,上行下效。
今日贾琏这般有礼有节,面面俱到的表现,想必在场无论大的还是小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毕竟以贾琏的身份尚且如此,其他人将来,敢不知礼、守礼?
特别是那些小辈,本身就在学习的过程中,今日观得贾琏的行止,就算是只出于对贾琏的崇拜,将来也会争相效彷。
此时的贾琏,毫无疑问正向整个贾族散发出他的影响力,真正有着一家之主的风范。
见贾琏见礼毕,贾母就带头问起了贾琏此番离京的事情,诸如几时到京的,路上走了多久,以及当初如何与薛家二老爷相遇的那些事。
对此贾琏都一一道来,只是将一些危险及细节抹去。
但即便如此,也听得厅内众娘儿们聚精会神,异彩连连。
当初贾琏的那些英雄轶事,可不单单在西北边关流传,其中传说最广泛、细节的,却是在京城的茶馆和酒肆。
是故,贾家众妇人,早就将那些夸大其实的故事听遍了。
此刻再听贾琏这个主人公亲口道来一些事实,两相应和,怎么不叫他们心潮澎湃,与有荣焉?
贾母其实也爱听故事,更别说是自家孙儿的故事了。
但贾母是个人老通透的,见贾琏说了几番之后,越发言简意赅,知晓他应是不太想说的太多。
而且,大家都久等了,也该是开席的时候了。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