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题词比皇帝御笔还要重要。
因为真正对天下大势有所了解的士绅豪族都知道,真正掌控帝国大局的,是未来的皇帝,现在的太子殿下。
这也是一些江南士绅听说帝国下一阶段的国策(这个不难打听,报纸正在连篇累牍的宣传呢)是“人口北上,工业南下”后,立刻派遣家中优秀子弟,打点行装北上的原因:
皇帝和都城在金陵不假,可太子行在还在燕京呢!
大家不能不提前考虑一下,若是将来太子登基,帝国有没有迁都到燕京的可能性!
答案当然是——这种可能性很大!
一个旁证是,帝国正在燕京和金陵,一南一北同时修建两座宫殿!
虽然都是在郊区,但华丽程度上,还是燕京的皇宫比金陵的皇宫强一点——因为郊区人口密度不同,金陵征地比燕京征地花费大不少。
当然,实际上徐世杨允许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南北兼顾,北方的国防安全和南方的扩张需求,哪一个都不能轻易放弃,那就只有继续维持如今的双头龙局面。
哪怕未来自己登基,这个局面一时半会也没法改变。
因为辽东、蒙兀草原和西域等地到手后,北方实际上已经到了扩张的极限,帝国要继续维持攻势扩张,那就只能放在南方,通过发达的海运从南洋到天竺洋这样一路过去。
因此徐世杨打算自己常驻燕京,稳定北方国土,同时吸引南方的汉人前来北方定居、开垦。
而自己的老爹,以及将来自己的儿子要坐镇南方,主持对外扩张工作——南洋土人战斗力都不强,正好可以让徐代灼刷刷军功。
还是那句话,如果有必要,徐世杨还打算在长安设立第三都城,以主持西北方向的工作——当然现在看似乎没那个必要,因为秦王、晋王已经足够给西北建立一个安全缓冲了。
正因为如此,虽然实战结果证明交趾兵战斗力很弱,但徐世杨还是要南征军团做好万全准备再出击,争取一战灭敌。
于此同时,徐世杨还命令正在扬州处理陈年积案的徐代灼前往南征军报道。
此时的南征军已经差不多做好准备。
从桂省、粤省新招募的六万新兵也已经完成基础训练,目前正在野战军老兵的带领下对去年从逆的洞蛮进行清扫作战——这也算是某种以战代训,以便为即将到来的报复战争做最后准备。
……
六月初五。
皇太孙徐代灼带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