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文官集团的下场是什么?
身败名裂,家产被抄,子孙受罪。
严嵩也好,张居正也罢,无论他们的初心为何,是为私也罢,为国也好,但都是前车之鉴。
大明朝有几个人敢充当这类的角色?
而皇帝得不到文官的支持,他的意志也就无法贯彻。在有宰相的时候,皇帝能够和宰相以及附属宰相的文官集团结成联盟,实行对国家的统治管理,这是多对多的局面,而废除宰相之后,皇帝就必须独自面对庞大的文官集团,这是一对多的局面。这样的制度安排,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皇帝还能保持自己的权威,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文官集团的傀儡。
朱国强当然不会做傀儡,所以他才会在文官团体中埋了几个伏笔,一个是设立内务府,这是让非科举正途的“特简幸臣”有出仕的机会。而科举出身的官员,则通过以同年、师友、门生、故吏等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庞大的利益团体,在排挤非科甲出身的官员自然是同气连枝的。所以,这些“内府特简幸臣”就是皇帝的天然盟友。第二,就是兵部武勋制,就是兵部尚书必须要由五军都督府推荐现役勋臣出任,当内阁与不能满足皇帝的要求时,或者内阁与勋臣集团有冲突时,兵部尚书可以直接向皇帝请辞,同时五军都督府不指定继任人。从而导致六部不完整,首辅只能率内阁以及六部尚书总辞。
由此朱国强可以用这一招来“绑架”文官,让文官不至于一家独大。但是这依然还是不够,所以除了通过“内务府”特简官员,勋臣分化之外,偶尔的敲打,总是在所难免的。
原本的朱国强还寻思着,怎么样找借口敲打一下文官团体,那些罢考的监生,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这可真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上枕头!
监生……那也是士人。
那怕就是大学化的国子监,也是文官集团的一部分。
皇权之威必须以他人的鲜血来灌溉!
无非就是杀几个人而已。
不值一提……
对于皇帝来说,又有那天不用朱笔勾决几人。
老山皇家园林的一处临湖的行殿,窗纱轻摆,湖畔轩案上,香炉中散发着淡淡檀香,身着轻纱的宫装的妇人,看着远处的山水,时而挥毫书画。
躺于一旁的朱国强,只是笑看着正在泼墨挥毫的董小宛,虽然她已经是年过三十,可却是女人最美艳的岁数的。
她是自己强抢来的!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