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硫结晶,自然很难引起科研人员的注意力。
不过后续的发现,它不与碳酸盐电解质反应,可以消除了形成多硫化物风险的价值足够值得投入资金建立项目进行研究了。
正如徐川所预料的一般,沙发对面,樊鹏越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的确,‘单斜伽马相硫’的稳定性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它的价值足够值得投入资金建立项目进行研究了。”
“因此后续锂硫电池研究部建立了一个专项小组,对‘单斜伽马相硫’进行深入化的研究,了解它在室温下保持稳定的单斜晶硫生成背后的确切机制。”
徐川点点头,没有说话继续听着。
这才是传统材料实验室的正常研发步骤之一,通过实验累计数据,发现异常,针对性检查,确认有无价值,无价值就排除,有价值就后续再进行投入。
对面,大师熊则继续简略的解释着:“不过寻找‘单斜伽马相硫’室温稳定的机制很难,到现在都没什么进展。”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材料计算模型。”
顿了顿,樊鹏越喝了口水润了下嗓子,接着道:“在‘单斜伽马相硫’发现后,按照研究所的传统习惯,我们将它的各种性质和属性数据录入进了你之前建立的那个化学材料计算模型里面。”
“后面模型更新后,通过超算对材料进行了稳定性的模拟组合,结果还真让我们找到了稳定‘单斜伽马相硫’的材料”
徐川翻阅着手中的报告文件,在里面看到了稳定‘单斜伽马相硫’的材料。
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物质碳材料中‘石墨’!
万能的碳材料,在这一刻又双叒叕派上了用场。
当然,这次上场的并不止它一个,除了碳材料以外,还有氮和钠材料。
事实上,因为碳具有很强的结合能力,可以与元素形成稳定的键,从而构成有机分子的机理,使用各种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材料来进行各种化合物之间的稳定是很常见的事情。
在锂硫电池中,使用碳材料来稳定硫的性质也一直都是各大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如果是在其他领域,或许其他实验室早就成功了。
但在电池领域,就完全不同了。
众所周知,完整石墨晶格的非极性表面与极性多硫化物的相互作用较弱,会导致臭名昭著的穿梭效应和较差的硫转化动力学。
在锂电池中,这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