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敢来说,漠北决战这段日子代表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极致大战,但于倾国倾城的李夫人而言,相遇相知相恋在此间密集地发生,奇妙而顺利。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乐坊的相遇,宛若冬雪识得一夜东风,顷刻化作汩汩春水,在刘彻的心扉催开新的“瑶芳玉叶”。
大军离开长安的第二天,长公主就把对儿子的牵挂暂时搁在心底,而一心一意地为搭建李妍与皇帝之间的虹桥而奔忙起来。
这事情,任何一个朝臣做起来都会显得嘴拙舌笨,而长公主却十分的得心应手,她已经向刘彻谏言,纳李妍为夫人。
虽然刘彻没有明确表态,但他的心思她早已揣摩到了。
她相信,只要有了一夜的狂欢,皇帝的册封还不是一句话。
长公主很谨慎地绕开卫子夫这个皇帝很敏感的话题道:“臣妾知道,皇后年事渐高,又主后宫诸事,虽说不上日理万机,却也是劳心费神,有了李妍服侍陛下,她也好将心力多给些太子。”
从大军出发到归来,她多月的奔忙,终于促成了这场歌会。
舞罢乐止之后,一直陪在刘彻身边的长公主看得出来,李妍的品貌、才艺和舞技已经入了他的心。
刘彻临行时对包桑道:“伺候夫人到清凉殿。”之后又回头冲李妍笑了笑,就上车驾走了。
送走刘彻,李妍看着长公主,一脸的窘相,刘彻临行前的一句话,一缕笑,那宠幸的意思都在不言中了。
她的心就突突跳个不停,她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长公主。
长公主的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线,好使这女人的轮廓在自己视线里更清楚些:“慌什么呢?到宫里来的女人都得有这一回。陛下也是人,对女人也很体贴呢!”
“可奴婢还是……”
李妍不好意思地垂下了头,飘逸的长发就很自然地从肩膀的一边垂下来了,益发地楚楚动人,而那睫毛上也挂了泪珠儿了。
长公主就有些不高兴道:“流什么泪呢?陛下可不愿看见一个泪人儿躺在身边。”
她俨然以“皇姐”的身份开导李妍,软语中就带了威胁:“这宫中粉黛成群,有人在宫中一生都得不到陛下宠幸,你倒好,还……”
后半截的话她咽了回去,她知道李妍是个聪明人,不需要说得太多。
这些日子,陛下对李妍的上心,掖庭令是看在眼里的。
他觉得这个女人今后不可以轻看了,忙招呼身边的宫娥说道:“赶快伺候夫人。”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见了一个身影,原来是李延年。
他这时候来,肯定有话要对妹妹说,掖庭令和乐师们很知趣地退下了,把偌大的一个乐坊大厅留给了李氏兄妹。
李延年最关心的还是陛下对妹妹的态度,在众人退下后,他直截了当地问道:“陛下没有宠幸妹妹么……”
“兄长,你怎么好……”
“陛下对妹妹如何,可关乎李氏的荣辱呢!若是妹妹能为陛下生个皇子,那就……”
“兄长,你还说……”
李妍脸上有些不高兴。
虽是一个娘肚子里掉下的肉,可李妍最看不惯哥哥拿自己作为靠近皇帝的诱饵。
“时间不早了,兄长还是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排练呢!”
“好!为兄这就走。”
李延年从妹妹绯红的脸色上已经明白,她即将要属于陛下了。
兄长走了,李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想想即将到来的那个时刻,就止不住流下了泪水,她说不清这泪该是甜的,还是咸的。
掖庭令来了,道:“宫里来人了,催夫人进宫呢!”
李妍赶紧拭去泪水,坐在梳妆台前,一面想心事,一面任宫娥们打扮。这对女人意味着什么呢?
是意味着从此告别浪漫的青春?还是意味着成为真正的女人呢?
她的父母都曾是乐倡,早年在乡间为人吹吹打打,在她的记忆中,出嫁是一个十分庄严的日子,是要鼓、笙、竽、箫迎娶的。
程序不仅是一种礼仪,更象征这个女人在新家的地位。
特别是婚礼那天,夫妻双双参拜天地、祖先和高堂之后,才表明从此在这个家庭的地位得到了承认,才具有了支撑门户的资格。
李妍记得,小时候母亲向她讲起这些事情时,眼里总是溢着幸福的光彩,母亲说女人一生不容易,这一天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可在这宫中,皇帝一句话就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这对女人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这时候,李妍多么希望母亲能在自己身边。
可宫院深深,她就像一只没入大海中的小舟,任凭风浪拍打,茫然而又恐惧地飘荡着。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她人生的一个转机,且不说他是皇帝,仅从女人出嫁的角度去看,她也满足了。
李妍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被宫娥们敷粉描眉,梳妆打扮的。
然后她被脱去了衣裳,赤果果地裹进被子,送进清凉殿了。
临上轿舆的时候,李妍很纳闷,这宫中的女人都穿着开胯露裆的裤子,不就是为了陛下方便么?可陛下还要让女人脱了衣裳,这不是……不容她细想,轿舆就动了。
不止李妍奇异于宫中女人穿开裆裤,李敢第一次听说时也颇为惊奇,但这又实实在在的发生,宫中后妃穿开裆裤这事的确是真的,毋庸置疑。
据李敢打听,穿开裆裤并不意味着大开大合,而是留有遮挡,不存在像小孩子那种裤子的尺度,适当地遮羞还是会注意的。
再者说,冬天肯定是不适宜这么穿的,所以宫中女子穿开裆裤也要看季节。
宫中女子这个范围不包括宫女,一般只代表后妃,毕竟后妃和宫女还是有巨大差别的,宫女这样穿岂不是助长了皇帝乱搞?那皇帝不肾虚才怪呢。
穿开裆裤也会分场合,一般只有单独在皇帝面前才这么干,正式场合乃至大庭广众之下,皇帝也不会豪放到后妃让人一览无余。
至于诸侯国方面,大抵是类同的,而民间便不会存在这种特殊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