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我们为啥不能自个儿上?为啥要借壳?”天英控股副总裁邓玲的东北腔在会议室中响了起来,她脖子上围着一条绿色纱巾,脸色略微有些苍白。今日是明和证券项目组进场摸底一个月后,第一次尽调报告总结会。
会议主持人:曹平生;尽调问题主讲人:王暮雪。
会议室内除了各大中介和邓玲外,还有天英控股董秘办负责人王志权、财务总监陈星、销售总监蒋维熙以及人力总监陈斌。
除了那个始终跟传说一样的公司创始人张剑枫不见人影外,天英控股的高管团队全坐在了王暮雪面前。再加上旁边坐着阎王曹平生,王暮雪只能拼命告诉自己:你不是紧张,你是兴奋。
“也不是一定得借壳,只不过借壳归资本监管委员会重组委审核。毕竟借壳上市本质上属于资产重组业务,不属于首次公开发行,审核要求没那么高,好过会。”曹平生道。
邓玲扯了扯纱巾,皱了皱眉:“要不你们还是先说说看,问题有哪些?”
曹平生点了点头,王暮雪立刻打开幻灯片。
邓玲原本对曹平生只派两个小屁孩儿来自己项目极为不满,多次要求要加人,但曹平生坚称王暮雪和柴胡是能够独立做出ipo项目的尖子兵,别的优点没有,就是能打仗,让她给他们一个月的观察时间。
在曹平生的概念里,任何一个项目在没摸清楚前,体量再大、业绩再好都是海市蜃楼。一家公司是否真正具有上市潜力,是否勉强算干净,还得看初步尽调报告。报告没出来前,不会把人力往里砸,包括他自己。所以之前邓玲要求他来坐班,曹平生也就来了一次。
在投资银行,人力成本就是最核心、占比最大的成本,大部队肯定要扑在王潮介绍进来的那五个靠谱ipo项目上。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尽调,我们暂时归纳了25个问题,有一些问题通过公司提供的材料,已经核查清楚了;另一些问题则需要在场领导补充或者额外提供资料,才能进一步核查,我们分块来说……”
王暮雪的话音铿锵有力,她告诉自己必须逻辑严谨、口齿清晰,越大的场合越不能出岔子。
“首先,是人力资源问题。”王暮雪的眼神看向了天英控股的人力资源部总监陈斌。
陈斌是一位四十来岁的矮个子男人,穿着白衬衣,头秃了一大块,塌鼻子小眼睛,神情严肃。
“截至今年3月10日,根据人力资源部提供的全体员工花名册及合同签署情况,公司共有海外员工6275名,其中未签署劳动合同员工总数为1847名,占比2943,且工资均为现金发放。”
顺着王暮雪这句话,曹平生道:“陈总,这些没签合同的海外员工都是些什么人?”
“大多都是临时工,那种不超过六个月的促销人员。就是你们看到手机城,每个摊点前吆喝的那种人,很多都是学生。因为流动性大,所以没签。”陈斌道。
曹平生随即又问:“其中有没有生产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
“没有。”陈斌回答得很干脆,见曹平生没接话,他继而道,“流动性这么大,又是学生,不签合同有问题么?”
“不签,你们怎么入账?”曹平生看向了财务总监陈星,“如果是销售人员,要按工资计入销售费用,记账要有依据,这块不能省,而且你们现金发放,成本核算容易出问题。”
陈星是一位看上去很温和的中年男人,个子大概17米左右,长相若放在年轻时,绝对是个高鼻梁的帅小伙。他语速适中,音量稍小地回答道:“当地非洲学生通常只接受现金,你问他们要银行卡,他们没有,这种情况我们没法转账。”
“嗯……”曹平生明白这或许真的就是非洲的现状。反观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没几个学生有自己的银行卡,出去打个临时工也不需要跟公司签署什么正式的劳动合同,通常都是按小时算,拿了现金走人。但天英控股给海外将近30的员工都采用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对税收自然会有影响,影响的是劳动者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道理很简单,只要通过银行发工资,那咱们拿到手的收入,一定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如果换成现金,记账走公司费用,就属于公司纯开支,不算工资薪金,员工也就不算“个人所得”,那么国家就没法收个人所得税了。
一定有人会问,天英控股通过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让员工少交个人所得税,公司没得到任何好处啊?这其中能有什么猫腻?
当然有。
天英控股完全可以跟员工商量两种方案:
方案1:我给你1000元,银行转账,国家扣税20元,你到手980元;
方案2:我给你990元,发现金,国家不扣税,你到手990元。
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员工都会选择方案2,到手990元。于是天英控股就通过现金发放工资的形式,从每个员工身上每月省下了10元支出。支出少了年末净利润自然就高,而净利润是跟上市后的估值挂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