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又道:“但是好在,就算建奴改弦易辙,也采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战略,就当下而言并没有太大不利影响,其最大的危害还是将来大军北伐之时,届时我大明的军队每前进一步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崇祯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尸山血海的惨烈景象。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没办法避免,如果有办法引诱建奴主力与明军决战,就能避免这种极端情形,但是崇祯觉得多尔衮不死,这种可能性就不大。
因为多尔衮还算是一个有脑子的,头脑发热的概率不大。
有鉴于此,崇祯认为大明必须做好最坏打算,料敌以宽嘛。
朱慈烺道:“父皇,不如采纳徐有贞的谏言,招纳朝鲜仆从军充当炮灰?”
“此策值得尝试,毕竟大唐也曾经这么干过,而且效果还不错。”崇祯点点头,随即又说道,“不过此策有利也有弊,而且弊端颇为不小。”
“父皇是担心朝鲜人反抗?重新倒向建奴那边?”
“为父担心的倒不是这个,而是担心朝鲜仆从军可能涅槃重生,在替大明充当炮灰的过程中越战越强,直到有一天尾大不掉成为心腹之患。”
“父皇是担心朝鲜仆从军会成为大唐的契丹军?”
当年跟随安禄山造反的契丹军最开始时也只是唐军的炮灰部队。
但随着大唐府兵制的瓦解,诸如契丹军、奚军、高丽军竟成了大唐的主力部队。
“相比担心朝鲜军会成为大唐的契丹军,为父其实更担心大明的军队会变骄惯,一个人变得骄惯只是没出息,一支军队如果变成骄生惯养的少爷兵公子兵,那是会亡国的,提笼架鸟斗鸡走狗守不住祖宗的基业。”
“这可如何是好?”朱慈烺也没了主意。
崇祯趁机教诲道:“所以烺儿你必须记住,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存在正反两面,有利有弊,至于究竟该做不该做,那就要靠你自己去权衡其中的利弊,比如是否需要招纳朝鲜仆从军?”
稍稍一顿,又道:“从短期来看,是绝对必要的,但是从长期看,尤其是解决掉建奴这个心腹大患后,再大规模驱使朝鲜仆从军就弊大于利,但也要分情况,如遇到需要付出重大牺牲的攻坚战,其实还是可以驱使仆从军充当炮灰的。”
“明白了。”朱慈烺恍然道,“具体到现在的辽东,也是有必要的,对吗?”
“对。”崇祯点点头,又道,“立即给炯儿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