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
得益于北京城完善的消息传递网络,粤盐今年推行票盐法,且盐票受到商人的热棒,几乎一夜之间便是人尽皆知。
现如今,皇上想要在淮盐推行新法,亦算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在听说要在徐璠和林晧然中选取一人,却是惹出了一些争端。
“林文魁确实过于年轻,还是徐璠更合适!”
“徐璠老成稳定,自然当由徐少卿前往淮南!”
“林晧然应该多加历练,如今有什么资格担此大任?”
……
京城的官员或士子纷纷对此事发表了意见,却是支持徐璠的声音明显更大,已然是更希望徐璠能够到淮南主持盐法。
徐璠自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只是徐璠却是有一个做首辅的好爹,却是令到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更多的支持。
其实这里倒不全是徐阶的缘由,却是夹杂着一些妒忌的成分。
林晧然的横空出世,却是能够招人妒忌。很多人知道已经无法阻止林文魁的成长,但若是能够扯一扯他的后腿,倒还是乐意为之。
如果任由林文魁前往淮南整顿盐政,一旦给他捞到政绩,还朝便会顺理成章地出任六部侍郎,那将是整个大明最年轻的六部侍郎。
亦是如此,在消息传来的时候,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并不是要支持徐璠,而是要反对林晧然,阻止他升迁六部侍郎的可能性。
只是在京城的官场中,林晧然早已经不是昔日刚回京城时的“孤家寡人”,在京城早已经有着一张巨大的关系网。
面对着一些不利于林晧然言论,却是有人当即反驳道:“若是连中六元的林文魁都没有资格的话,徐璠一个监生便有资格乎?”
官场不仅喜欢论资排辈,同样相当讲究出身。
徐璠哪怕是正四品的大常寺少卿,但他连举人的功名都没有捞着,是令人诟病的官萌入仕。若不是背后站着徐阶,这种人早已经被官场挤到某个角落了。
大家都是千辛万苦考取得进士功名,从千军万马中突围这才得以进行官场,凭什么要向一位靠父荫进入官场的二世祖低头?
反观林晧然虽然年轻,资历亦不算高,但却贵在人家是史无前例的文魁,且靠着本事走到如今,岂能要屈膝于徐璠之下?
“林文魁当之无愧!”
“徐璠给林文魁提鞋都不配!”
“此次到淮南,非林文魁莫属!”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