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一恍惚,一闪神,小兹维列夫就在自己发球局里陷入困境。
这,怎么回事?
本来应该是小兹维列夫准备大展拳脚证明自己的时刻,他终于适应球场,接下来就将提速拉开差距;但实际情况却是另外一回事,还没有来得及回过神来,就已经连丢两分,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呀。
呼。
小兹维列夫深深呼吸一口气,尽管依旧紧张依旧慌乱,但和迈阿密比较起来,还是有着显着的成长——
专注自己。掌控主动。
小兹维列夫的自信,并不是空穴来风。
重新回到一区。
准备发球前,他看了球场对面的高文一眼,然后就注意到,高文故意稍稍往反手位移动了小半步。
位置的变化,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明显,但对于站在球场上的球员来说,这些变化在视野里都非常清晰。
所以,高文这是烟雾弹吗?故意埋下陷阱,引导小兹维列夫发正手,结果高文却提前做好准备上步接发球?亦或者是故意发出挑衅,挑战小兹维列夫不敢连续第三个发球选择反手,特别是高文已经做好准备?
那么,小兹维列夫应该怎么办?
外角?内角?
其实,小兹维列夫本来是准备发近身的,稍稍改变一下发球策略,以自己最擅长的底线回合球决胜负。
但现在看到高文的站位发生改变,心底漾起层层涟漪,种种猜测、种种推演在脑海里汹涌。
准确的时机,准确的战术,才能够发挥准确的作用。
如果是高文,他会保持专注,以自己为主,不要因为对手而动摇,即使被对手准确预判也没有关系,因为他需要根据自己的布局来打开比赛,特别是在紧张的时候。
那什么时候才根据对手的情况做出调整呢?这就看解读比赛和把握战局的能力了,不同时刻不同对手有着不同答案。
然而,小兹维列夫不行,一来年轻、二来骄傲——
在这一局里这样的时刻里,高文做出调整,小兹维列夫总想着,自己不做出回应的话,就好像输了。
于是,“专注自己”的想法也就被抛到脑后。
他选择了……内角。
或多或少有着一些赌气的意思,正面撞击上去,堂堂正正的一决胜负,他相信自己能够压制住高文。
一发,进区。
时速208公里。
一看就知道,小兹维列夫发力了,整个速度和力量全面提升,伴随着丹田深处爆发出来的一声怒吼。
“啊!”
网球,化作一道光影,直挺挺地朝着高文冲撞过来,掀起一波滚滚起浪。
高文,一个跨步,没有多余的脚步移动,横向跨步的动作非常坚决也非常利落,顺着移动方向双手反拍就已经主动迎前。
快!
快如闪电!
而且,细心观察就可以注意到,高文不完全是横向移动,而是稍稍往前迎了小半步,尽管不多但还是能够感受到压缩节奏的战术意图,面对小兹维列夫这样的大力平击发球,挥拍空间也就进一步压缩。
然而,高文根本就没有引拍动作。
借力打力,正面迎前。
因为高文清楚地知道发球的速度和力量,如果自己主动发力,且不说挥拍空间的问题,回球也可能在力量与力量的堆叠之中失去控制,所以他一个小小上步就已经将球拍推送上前,选择一个推挡。
砰!
网球,狠狠撞击在拍面之上,仿佛能够清晰感受拍线的剧烈震动,琐碎的球毛炸裂开来,紧接着就已经撞了回去。
三记发球,三种接发球方式,各不相同。
此时就可以看到,网球化作一道流光横穿全场,直来直往,沿着内角中路过来,又沿着中路原路返回。
朝着小兹维列夫正面冲撞。
小兹维列夫的反应非常迅速,连续小碎步调整展现自己的天赋条件,双手反拍就已经直接迎了上去。
没有退缩没有迟疑没有妥协,不仅没有,而且整个转体力量明显加速,以火星撞地球的方式碰了上去。
硬碰硬!
“啊!”
小兹维列夫发力了,试图提升拍速,将网球的下坠速度提升起来,压住网球的飞行弧线,制造出子弹效果。
嗖。
网球,转眼就已经消失不见,宛若鱼雷出膛一般,直挺挺地冲撞回去。
从直线到直线再到直线,小兹维列夫的回球依旧压着高文的中路碰撞回去,力量和速度层面上完全不示弱,双手反拍位置的抗击打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拳拳到肉的对决就好像拳击一般令人血脉喷张。
小兹维列夫的胸口剧烈起伏着,他已经触碰到自身的极限,毫无保留地全数释放,并且最好继续进攻的准备,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网球飞了回去,浩浩荡荡的气浪朝着两侧滚滚而开,肉眼也可以看到力量的汹涌。
压制!压制!压制!
耳膜之上,一阵轰鸣。
然而——
“出界(out)!”
底线裁判毫不犹豫的呼报,在空气里炸裂开来。
高文根本没有准备正面硬抗,双手反拍轻轻一挑,包裹着网球上扬起来,钻入空中,然后全场一片沸腾。
出界?
居然出界!
小兹维列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第一时间就举起右手表示鹰眼挑战。
同时,表情里流露出错愕和震惊,碎碎念地表示,“怎么可能?这不可能出界!这判罚简直太离谱了。”
主裁判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调出鹰眼,整个阿瑟-阿什球场陷入沸腾之中,纷纷开始鼓掌起哄等待鹰眼。
啪,啪,啪啪啪……
越来越紧凑、越来越汹涌的掌声之中,大屏幕上显示出鹰眼挑战的结果。
出界。
而且,非常明显,出界将近一颗球,边裁的判罚没有任何问题。
小兹维列夫满脸郁闷地站在原地,他不明白,这一分为什么会出界?自己已经增加摩擦并且提升拍头速度控制下坠弧线,但怎么最后还是出界了?
“该死!”
小兹维列夫用德语骂了一句粗口。
原因,非常简单——
“0:40”。
本来小兹维列夫已经准备好起飞了,结果却在自己发球局里陷入困境,还是前面两局都不曾出现的困境。
那种滋味,可想而知。
也许,小兹维列夫不明白怎么回事,许多人也暂时无法确定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再观察一下才能够有些思路。
但是,真正老道的专业解说员们就能够嗅出些许端倪,特别是熟悉高文的解说员们都露出心领神会的眼神——
战机捕捉和战局解析,这一项是高文的强项。
喜欢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