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科技新贵 > 第1053章 资金缺口巨大和核电池技术

第1053章 资金缺口巨大和核电池技术(1 / 1)

叶子书对白虎科技公司的月球旅行计划非常关注,他主要是想要看看,这时候的月球旅行到底有多大的市场。

正如前面所说,白虎科技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缺口,光靠目前的太空旅游项目,想要短时间内赚回来,难度极大。

如果换成月球旅游项目,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赚到足够的钱,如果按照每人次25亿元计算,只需要几万游客,就能给他们带来几十万亿元的收入。

理想是丰满的,但是有没有这么多人愿意花这个钱,连叶子书都感觉不太靠谱,25亿元,对谁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数字。

眼看时间临近6月份,叶子书忍不住看了下白虎科技公司的月球预订情况,发现预订人数只有5000人,远不及预期。

虽然这笔收入对一般企业而言,算得上是天文数字,至少能够带来10万亿元的收入,但是对白虎科技公司需要的钱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他看了下名单,里面有些人倒是经常在媒体上能够看到,都是有名的商业大亨,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怎么听说过,这些应该就是所谓的隐形富豪了。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一些隐形富豪,平时根本就听不到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的资产其实非常庞大。

我国还好一些,毕竟重启过一次,还没有形成庞大的隐形富豪,而国外不一样,几百年工业化,甚至连当年的贵族体系也延续了下来,隐形富豪的数量非常多。

他也是基于这样的猜测,才认为5000多人的预定数量,远不及预期,如果只是明面上的富豪,这个人数就不算低了。

看完月球旅行预订人数之后,他又看了下白虎科技公司和各国的月球科研合作情况,这对白虎科技公司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目前已经和白虎科技公司签署月球科研合作的国家数量达到了20个,基本上都是全球排名靠前的国家。

因为国家太小的话,或者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国家,想要进行月球科研合作,还是很吃力的,毕竟合作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消耗金钱。

虽然签署合作的国家数量不少,但是打算派遣科研人员去月球科研的数量,还是比较少,总人数只有100人。

其中大部分国家只打算派遣两名科研人员,只有全球排名10的国家,派遣的科研人员数量比较多,一般都是5到10名。

让他比较意外的是,老M竟然大打算派遣15名科研人员去月球,要知道长期保留如此高的科研人员数量,每年需要花费的资金可是高达几百亿元。

如果按照这样的规模,每年也只能给白虎科技公司带来4000多亿元的收入,同样填不满白虎科技公司对资金的渴望。

当然,这里面还没有算上白虎科技公司自己派遣的科研人员和国家有关部门派遣的科研人员,因为他们的价格不太一样。

白虎科技公司自己派遣的科研人员,肯定不算收入里面,只能计算成本,国家派遣的科研人员,除了运输费不打折之外,日常费用给打五折。

如果国际科研人员只有100人的话,那么剩下的位置,国家有关部门可能会派遣20名到50名科研人员去月球。

因为太多的话,负担同样不低,更何况月球科研工作还是以白虎科技公司为主,反正研究成果都是自己国内的,没有必要派遣太多人过去。

剩下的空位,白虎科技公司打算全部由自己人填满,反正他们除了科研工作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月球资源开采。

虽然月球资源开采主要是智能采矿技术为主,但是月球的面积可不小,想要尽快开采足够多的资源,需要的人数同样不小。

不过这里面人类科研人员数量可能只有100名,主要是待在基地从事科研工作,或者是在基地附近从事勘探工作。

相比之下,通用机器人可以活动的范围就要远得多,加上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陆续在月球表面建立若干临时据点。

临时据点的条件比这座月球永久基地的条件差很多,根本就没法满足人类长期驻留,只有机器人才能长时间待在临时据点。

临时据点将来是矿产资源开采后的集中地,并且对开采过来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精炼,然后等待星际舰船过来运走。

其实不只是白虎科技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按照最新的星际舰队建造计划,他旗下整个产业都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将近2000万亿元的建造费用,哪怕不算盈利,就以建造成本计算,越要花费将近上千万亿元。

而他旗下目前每年的净利润,也才不到300万亿元,这里面还要将房地产短期收益考虑进去,实际上净利润每年只有不到200万亿元。

加上目前还要投资新制造产业链,耗子同样不低,实际上未来5年,他旗下整个产业都将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

之所以说是5年,主要是他希望5年时间内,就将新的造舰订单完成,这样就拥有10之中型星际舰船为核心的舰队。

这就意味着基本上奠定了太阳系内的太空格局,如果挤牙膏一般的话,反而会惹出太多的麻烦,在国际上遇到的阻力反而更大。

就算10支舰队太过于庞大,他认为起码也要5年内打造5支舰队,这样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压制来自国际上的干扰。

这5支舰队,至少要有一支军事舰队,至少一支科考舰队,前者保证具备绝对武力威慑力,后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整个太阳系。

剩下的3支舰队就是运输和采矿舰队,其中需要1支采矿舰队,2支运输舰队,两者舰船型号是一样的,只是配备的设备不一样。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只能通过贷款来发展了,以前他旗下产业都是采取相对保守的经营策略,并没有大规模从银行举债。

之所以在不大规模举债的情况下,国内经济还能发展如此快,并没有出现缺资金的情况,主要还是外汇盈余太高了。

加上国内经济运行效率非常高,资金周转率同样不低,导致国内好像并不缺乏资金,至少他旗下的产业,资金不太缺乏。

其实适当贷款,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特别是在当下关键时刻,通过大量的借贷完成关键性项目,作用更加明显。

他并不担心借钱之后还不上,只要从太空开采一颗价值很高的小行星,创造的价值就足够还贷了。

例如白虎科技公司就已经对灵神星进行了勘测,这是一颗颇具价值的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距离地球不算特别远,只有5亿公里左右。

按照现在矿产资源价格来算的话,开采这颗小行星,就能创造4200亿亿元的价值,按照国内人口计算,人均价值高达300多亿元。

虽然资源太多,会导致资源价格下降,但是目前只有我们才有太空采矿的能力,就意味着掌握了资源定价权。

价格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贵,但是也不会真的变成白菜价,如果一时间用不完,完全可以慢慢使用,将价值发挥到最大。

只是依靠资源赚钱,对他来说算不上多么高大上,而且太空中的资源其实非常多,小行星带上的资源就不多说了。

还要太阳系外围的柯尹伯带,哪里的物质总量相当于一颗火星的质量,可探索价值也要比小行星带大得多。

再往外面探索的话,就是奥特尔云,虽然质量密度不算太高,但是总重量可能相当于100个地球,很多彗星可能就来自奥特尔云。

所以只要走向太空,能够从太空轻松采集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就不再是那么稀缺,价值肯定会大幅缩水。

真正发展还是要看科技水平,目前常规工业发展到了我国这种程度,基本上已经见顶了,想要继续发展,必须要在科技上取得更重大突破。

目前有希望带动经济继续发展的产业,第一个就是星际舰船项目,不仅本身科技含量极高,能够创造庞大的产业体系。

要知道他旗下这么多企业,这几年每年都要投入少则几万亿元,多则上十万亿元,带动经济发展显而易见。

依托星际舰船项目,可以进行星际采矿、星际勘探、星际科研、星球改造等等,每一个项目带来的收益都难以想象。

其实星际舰船项目不只是星际舰船本身,连带很多技术都是可以促进工业升级,将常规工业体系推向新的高度。

例如星际舰船项目里面,就有一个子项目,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人机甲,目的是用于个人太空活动,提升个人在太空中的行动力。

如果经过一定的民用化,光是个人机甲产业,就能创造大量的经济利益,只是目前还觉得没有必要,暂时不会民用化。

第二个就是去年他给的新制造技术体系,这不同于星际舰船项目的制造体系,星际舰船项目虽然涉及的技术同样先进。

实际上可以算得上是现有工业体系的延续,只是更加复杂和高端而已,当然他提供的重力和反重力装置,不能算在内。

而新的制造技术体系,归根结底属于彷生制造技术,不能说比星际舰船的技术要先进,两者应该说是各有所长。

当然,这只是开始,如果新的彷生制造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潜力肯定比他给的星际舰船技术要高得多。

只是难度也星际舰船项目高得多,星际舰船项目符合我们一贯的认知,比较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做起来虽然难,但是还不至于毫无头绪。

而新的彷生制造技术,其实已经触及“神”创造生命的禁区,将万物半生命化,这是常规技术体系无法做到的。

如果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也许未来建造的星际舰船,有可能是半生命化的科技产品,先进程度,绝对比现在的星际舰船技术高得多。

抛开这些远期预期,他现在应该考虑,他旗下的产业如何在短时间内赚到更多的钱,就算无法完全弥补资金缺口,也要尽量降低资金缺口。

本来他今年没打算为旗下产业操心,毕竟这么多年,一直都是他推动产业革命性发展,已经有些疲累。

他希望旗下的产业自身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哪怕发展慢一些,他也不会特别介意,毕竟想要让他们学会走路,才有可能跑得起来。

但是现在看来,他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按照他们自我发展速度,国内经济每年能够达到5%的增长率就已经烧高香了。

像国内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每增加1%都是千难万难,这还不像是老M,依靠从全球吸血就能办到的。

到了如今规模的经济体量,全球任何国家输血,其实都无法起到多大的作用,想要继续发展,还是得通过自身增长来实现。

只是叶子书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发展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必须要有足够体量,小体量的产业,根本就带不动这艘经济巨舰噼波斩浪。

他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能源电力产业,目前已经有了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这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电力供应。

现在电力虽说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实际上还有很多地方并没有打通关节,因为还有一个地方存在技术短板,那就是储电技术。

别看他已经给了寰宇集团不少电池技术,但是这些电池技术都是化学电池,不仅储能密度较低,而且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哪怕他在安全方面特别注意,但是化学电池的局限性摆在那里,一旦遭到毁灭性破坏,依然存在爆炸自燃的可能。

而且化学电池在理论上也很难超过石化能源的能量密度,在很多领域,石化能源依然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如果我们能够解决这个环节的所有问题,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能量生产、能量存储、能量运用等所有关节。

现代科技就是建立在能源基础上的,如果所有环节都打通,都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那么就等于掌握了全球能源产业。

他倒是对出口并不怎么在意,毕竟我们已经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我们就算是有再先进的技术,他们也拿不出对等的产品交换。

贸易本身就强调有来有往,我们通过出口产品,获得我们需要的产品,如果没有我们特别需要的产品,出口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按照正常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产业科技到了一定水平,低端产业就必然难以生存下去,原因就是人力成本高昂。

但是我国既有人工智能技术,又有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因此人力成本将不再是我国低端产业外迁的原因。

这也意味着,我国从高端到低端,可以实现全产业链经营,虽说这不利于全球共同富裕,但是相比安全而言,也就不值一提。

虽说低端产业外迁,可以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太多的低端产业外迁,就等于将供应链的命脉交到别人手里。

如果正常贸易还好,一旦出现问题,就意味着供应链体系紊乱,导致货物紧缺,通货膨胀是必然会发生的。

而百姓平时接触最多的商品,也没有那么高大上,主要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而且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状态。

本着这个原则,他旗下的机器人,针对低端产业实际情况,给出的雇佣费其实并不算很高,因为一旦很高,竞争力就下降,企业主就难以经营下去。

在暂时无法想到更好的产业,他只能打算将能源产业薄弱的环节补齐,率先在国内全面淘汰化石能源。

其他行业变化暂且不说,至少国内的汽车产业,将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之前国内销售的主要是燃油车。

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过不了多久,国内的汽车销量将会走下坡路,至少当每家每户都有汽车的时候,汽车销量肯定没有现在这么高。

总不能未来人均有一辆汽车吧,哪怕真有这么高的拥有率,也会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停车位。

按照当初的规划,每个家庭最多拥有两辆汽车,全国汽车最大拥有量大概在6亿辆,再多的话,会带来很多额外的问题。

目前国内汽车拥有量大约在2.6亿辆左右,扣除运营车辆,大约2亿辆家庭汽车,而我国家庭也就4亿户左右,已经将近一半的家庭拥有小汽车了。

以现在汽车销售速度,再过4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完成家家户户小汽车的目标,所以常规汽车的瓶颈很快就会到来。

其实他也无法预估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只是知道肯定会有不少的帮助,所以将新的储能技术纳入到研发计划当中。

新的储能技术,不同于他给麒麟能源工业集团的储能器,因为太过于先进,目前不会对外销售,甚至内部也仅限少部分领域使用。

就目前的电池技术,比化学能电池技术高一个档次的电池,就是同位素电池,也就是俗称的核电池。

只是自然状态下的同位素电池,依靠自然衰变,具有一定的恒定性,人工无法控制衰变的速度和时间,也就无法控制电力输出的大小。

实际上并不适合日常生活使用,前世很多人想要使用碳-14制作成核电池,用于动力电池,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例如将碳-14核电池用在汽车上,除非汽车总是以均匀的速度前进,或者是只有小幅度的动力改变需求,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就需要额外配备储能设备,将相对均匀衰变的核电池释放的电力储存起来,然后等需要的时候,直接从额外的储能设备当中获取电力。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装上储能电池来得方便,反正汽车又不是不能充电,又何必弄一个核电池在上面提供能源。

所以天然衰变的同位素,并不适合作为日常生活储能电池使用,只有像太空这样的场景,由于没法充电,才会用到同位素核电池。

他现在想要研发的核电池,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就是能够充电,内部电力不依赖于材料本身同位素衰变。

这就涉及电能如何让一个稳定的同位素变成具备放射性的同位素,因为只有这个问题实现了,才能对核电池充电。

第二个条件就是如何自由释放能量,而不是等着放射性同位素自然衰变,那样很多应用场景非常麻烦,不具备普及性。

如果一段时间内释放的能量是恒定的,就意味着加速失去了意义,因为没有瞬时能量爆发,根本无法实现加速。

第三个条件不能是γ衰变,因为这种衰变形成的γ射线穿透性强,危害距离远,如果是这种衰变,安全性就差很多。

结合这三个条件,其实这种电池已经不是传统上的核电池了,虽然是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释放能量。

但是涉及逆向放射过程,将一个稳定的子核素转变成不稳定的放射性母核素,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且以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无法做到这种逆向转变过程,也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太简单,也不用他亲自动手。

其实他之前拿出来的电池技术,就有点类似核电池,不过只涉及β衰变,算不上真正的核素变化,因此也算不上真正的核电池。

通用机器人使用的电池,就属于纯β衰变释放能量的电池技术,由于不是核素变化,意味着原子核不变,只是电子数出现了变化。

所以这种电池实际上不是核电池,只能说是一种巧妙的电子捕获电池,相比化学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但是相较于真正的核电池而言,能量密度还是差了很多,所以他现在有些纠结,到底要继续研究核电池,还是直接将通用机器人的电池技术公开销售。

两种电池技术各有优劣,通用机器人使用的电池技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危害性较低,价格不会高出天际,只是能量密度还是稍微差了些。

而核电池能量密度非常高,小小一节电池,就能驱动汽车跑动,但是价格非常昂贵,只能用在高端领域,普通民用领域并不适用。

叶子书想了想,还是决定两者都进行,内部逐渐使用更先进的核电池,对外销售的产品中,可以使用通用机器人身上使用的电池。

这样两者不会产生冲突,而且拿出现有的技术出来赚钱,也能物尽其用。

最新小说: 大国药商 星武纪元全文免费阅读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沈青云周雪刚刚更新 重生从表白校花开始 日常系榜单 女神的上门奶爸 从桃花坞进入娱乐圈 治愈系天王 都市修仙大佬 在综影拍片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