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一个观点令阿弩缇高看了一眼,他提出改革的最大动力就是当地经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起一个带动作业后,其他人就会自然而然的模仿。
他可能表达的不太清晰。
阿弩缇一听就知道了什么意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民族,一定会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和民族产生吸引力,反之则不然。面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对象,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对策。
阿弩缇一一回应。
首先是服饰方面,他回道,这一切都有过实践,但是不会完全照搬中原的服饰,地方环境不同,生活习俗也有区别,服饰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当然,还有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人们惯性,这方面让阿弩缇想起来后世一段故事。
1875年11月,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来到保定,拜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
他们两人的谈话,有一段涉及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服装改革的问题,颇为有趣。
李鸿章:对于贵国近来所举(指明治维新)很为赞赏,独对贵国改变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
森有礼:原因很简单,只需稍加解释。我国旧有的服制,正如阁下所见到的,宽阔爽快,极适于无事安逸之人,但对于多事勤劳之人则不完全适合,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而对于今日时势之下,甚感不便。今改旧制为式,对我国裨益不少。
李鸿章:衣服旧制是体现对祖先遗志的追怀之一,其子孙应该珍重,万世保存才是。
森有礼:如果我国的祖先至今尚在的话,无疑也会做与我们同样的事情。距今1000年前,我们的祖先看到贵国的服装有优点就加以采用。不论何事,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传统。
李鸿章: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装是最贤明的,我国的服装织造方便,用贵国的原料即能制作。现今模仿欧服,要付出莫大的花费。
森有礼:虽然如此,依我等观之,要比贵国的衣服精美而便利。像贵国头发长垂,鞋大且粗,不太适应我国人民。其他还有很多事不能适应。关于改穿欧服,对于不了解经济常识的人看来,是觉得费了一点。但勤劳是富裕之基,怠慢是贫枯之源。正如阁下所知,我国旧服宽大但不轻便,适应怠慢而不适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怠慢致贫,而想勤劳致富,所以舍旧图新。现在所费,将来可期得到无限报偿。
阿弩缇也觉得当前宽松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