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几日里,京城里上自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都不断地谈论着两个人的名字。这其中的一个,自然就是陆缜了。
几年前,他就曾在京中闯下过不小的名头,只是后来因为外调任官而渐渐被人们的所遗忘。而今番,他却再度挟着叫人惊讶的大胜而来,光是在与蒙人的交战中居于首功之位,就足以让无数人称道不已了,何况还有在献捷朝会上那种过人的表现?
当陆缜在朝会上的种种超越其自身官职的表现为人所知,甚至被人添油加醋似地一番夸大后,许多人更是将他视作了不畏权贵的真男儿,再联系到他几年前的所作所为,他的风头自然大涨,一时无俩。
而唯一在众人的谈话中被提及的次数能与陆缜相当的,就是这次朝会的另一位主角——都察院右都御史郭夕照了。不过与陆缜深得百姓赞赏的结果不同,他是完全被人奚落嘲笑的对象。
或许百姓们对此只是作为谈资而已,可官场里的那些人却已很肯定地得出了那个结论——郭大人经此之后,就不可能再在朝堂上立足了。
虽然他如今官居二品,虽然他在朝中既有靠山,又有无数的门生下属。但在闹出这么大一个笑柄后,这一切就都帮不了他了。事实上,倘若郭夕照不是御史言官,而只是六部某个郎中或侍郎,情况还没有这么糟。可作为一向把名声作为自己立身之本的言官,在闹出这等事情后,便完全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自不待言了。
事实也没有出乎大家的判断,在那日朝会后数天,郭夕照便上了辞官的奏疏。虽然他的奏疏里写的理由是身得恶疾,不堪驱驰,但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托词而已,他只是已经没有脸面继续留在朝中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了。
而郭御史的离开,又让陆缜的名头更响。他一个从大同远来的六品知州,居然就生生地将一个朝廷高官给逼得辞官离去,由此便可看出其战斗力有多么的强大了。
当然,除了赞叹之外,也有不少人是把陆缜视作了仇敌。只可惜在如今他还有击败蒙人大军功臣这道光环的笼罩下,他们有再多的不满,也只能忍着。
不过,也不是说他们就没有任何反击的手段了,至少在之后朝廷对边军以及陆缜等人论功行赏一事上,他们是几番作梗,从而把这事儿是一拖再拖,足过了半个多月,事情都未能定下来。
于是,时间流逝,很快就已来到了二月底,这北京城也已送走了寒冷的冬季,迎来了万物生发的早春时节。
对于朝廷缓慢的结论过程,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