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询问之后, 他们终于知道了发表的新论文和在走流程的那两个专利无关, 而且专利是公开的。相顾无言之后, 终于有人出声问道:“宋如一什么时候去的美国?”
“听说几个月前去了一趟, 在那待了一个多月, 不过现在好像已经回国了, 两周前孙教授开会还把她带来了。”两周前那场会议不少人都在, 闻言也想起来了。
孙教授就是清华大学药学院的院长,有一腔爱才之心。宋如一不是个积极的人, 从头到尾,医药科研界对她的冷淡她好像没有反应一样。她本身没有加入某个研究小组的想法,更没有为自己积累资本的意思, 很多事叫上她才知道,哦,原来这里可以这么操作。
不过用冷淡这个词也许稍显严肃了一些,搞科研的本来就很看出身、资历, 很多研究所非博士学位不能进,还要看哪个学校毕业的,更有发表s论文数量的要求。你本身就达不到要求,也不跟着某个导师读博, 没有引路人,没有体现出不可或缺的价值, 自然显得游离在外。
好在宋如一崭露头角的时候还年轻,本科都没有毕业,谁都不知道她的未来会如何, 因此不管圈内还是媒体也只说她年轻有为,而不是给她安上什么民间科学家的头衔。
“试剂的原材料在美国才有,难道她在美国一个月就发现出了它的用处?”
众人面面相觑,良久后有人反驳道:“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宋如一这个人本身,需要我们重新评估。”
清华大学药学院某个办公室,孙院长看了宋如一发表的那篇新论文,摘下眼镜擦了擦重新戴上,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拿起手机给她打了个电话,接通后笑着喊了一声:“小宋啊。”
电话那端传来宋如一的声音:“是我,孙院长,您有什么吩咐?”
“你现在有空吗?”孙院长问道。
“有的。”
“你那个st沉淀剂有没有另外的合成工艺,有的话来实验室试一试,顺便让你的师弟师妹们看看咱们医药界未来的翘楚人物。”
孙院长手里握着几个国家级项目的课题,有着自己的研究所和实验室,宋如一也去过一次,离学校不远。等到她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顿了一下,说什么师弟师妹,里面站着资历最浅的都是博士生在读,另外还有别的研究人员,不是老师,就是助教。而且能读孙院长的博士生,想必本身也非常优秀。
她换好实验服之后,孙院长对着她点了下头道:“你说的试剂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