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良久,杨锐方才落笔,先在纸面上写下三个方向:
第一。关于优先权的考虑(确立发明人或发现人,需要实验数据。)。
第二。对专利权的保护(减少新想法的数量)。
第三。公开部分经过证实的扩展项目(如耐热聚合酶)
第四。阐述未经证实,尚未完成,但前景看好的研究工作。
重新阅读两遍以后,杨锐将第一和第四圈了起来,然后抱着茶杯,边看边沉思。
到茶水喝完了,白牙颠颠的给他满上,才问:“你圈起来是什么意思?”
“我准备重讲这两。”杨锐微微一笑,道:“两的目的都是一致的,也是这次最重要的目标。”
第一就是为了确立优先权,而对杨锐来,他阐述尚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也是为了确立优先权。
至于第四,对未完成的研究的阐述,杨锐是准备写成预言。
或者,叫做科学假。
科学的预言是推测而来的,某些预言经过现实证明以后,本身就变成了科学,比如摩尔定律。
站在研究领域端的科学家,对于本领域的推测自然是相对准确的,反馈过来,对本领域的准确推测,也能推高科学家的位阶。
很多科学家做的都是预言工作,最有名的莫过于理论物理学家。理论物理学家差不多就是依靠预言活着的,其中最高阶的应当是师霍金。他的某些理论若是能够得到证实,而且本人依然健在,那毫无疑问会拿到诺贝尔奖,成就帝冕大预言师的头衔。
杨锐自然是准备效仿一番。
随着他的预言被证实,他的位阶自然会升高,学者们再提起他来,自然要与此次演讲挂钩。
科学预言并非瞎,相反,越是预言性质的言论,需要提供的论据就越多。
杨锐准备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写这方面的内容。
白牙听着杨锐的解释,却是似懂非懂,问:“全用英文演讲?”
杨锐迟疑了一下头,道:“没什么选择。”
他如果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自然是想中文中文,想英语英语,可惜他并不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还要用中文——指望同声传译是不可能的。
中国学术界对英语的无比重视,也是自外而内传导来的,但凡是做学术的,不懂外语是做不到高端的。
中国高等教育是学术导向的,所以高考和大学对英语重视之至也因为如此。
杨锐考验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