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末,90年代初,“做销售”是一个黄金职业。
后世的单位、公司与个人,面对销售人员的有色眼光,咄咄逼人,在这个年代都是不存在的。
相反,比起同时代的单位人,80年代的销售人员,更加的阳光而有活力,他们的衣着普遍更时髦,普遍更有精神气,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代的销售年纪轻轻,就有大笔的收入,出入高档场合,还经常有机会出差,职业收入和经济地位,远超体制内的员工。
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想在八十年代做销售,门槛也是远超后世的同行的。
就医药代表来说,华锐招聘到的就有许多是医生辞职来做销售的,从制药厂、卫生局之类的地方辞职的员工也不少。
稳定的工资和管天管地的国企待遇固然是许多人羡慕的,但手里没钱,期望改变的单位人亦不在少数。
华锐能开出数倍于行业内的薪资,理论上是想找什么样的员工,就能得到什么样的员工。
杨锐一度甚至想要组建全医学专业毕业的销售团队——甭管是欧美法日德意,又或者印度、肯尼亚老挝越南,任何一个叫得出名字的国家的医生资源都是稀缺的,要读书读了近十年的医生跑去做销售,即使以老外的奢侈,也是难以想象的。
偏偏在80年代的中国能做到,因为在中国国内,医生不仅责任重,道德负担大,薪水拿的还和其他行业差不多。
不过,杨锐终究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其他行业同样有适宜于销售的人员,而销售人员的来源单一,并不算是什么好事。
但在华锐制药厂的销售团队建立之初,做的最好的,不是医生就是医疗行业的内部人士,首月就有的上万元的薪水,简直冲瞎了人的眼睛,以至于一些二代也迫不及待的前来应聘。
孙经理从并医出发的时候,华锐的销售攻势还只是起步,等他结束了对杨锐不成功的游说,回到并医的时候,却发现,华锐的销售团队,已经打到了家门口。
走进工厂办公区,到处都能听到人议论纷纷。
“并医一院,好像也开始用华锐的诺氟沙星了。”
“一院?你去中医院看了没有?华锐的宣传画都贴到医生办公室的墙里面了,我朋友说了一句并医的诺氟沙星,你知道人家药房怎么说?没货!去他娘的没货,咱们生产出来的货都堆不下了。”
“太离谱了,中医院和咱们的关系多好啊……”
“关系好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