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名校的终身教授,或者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讲座教授,否则,他距离世界知名教授的目标还远着呢。
好在瑞典学者向来是遇强则强的,像是帕克这样的教授,面对休斯顿都是客气的不得了,两人手挽着手进到大厅里,过了好一会儿,休斯顿才整理着衣服,浑身冒汗的走出来。
“大厅里的温度调的太高了。”休斯顿抱怨了一句。
“我让人调整一下。”安德森说着拿起对讲机,喊了两声,再放下来,看向休斯顿,道:“你对杨锐很上心啊。”
“是吗?”
“当然,单独的当众宣读论文,呵呵……”安德森笑了两声。
休斯顿道:“杨锐的pcr价值非凡,他有这个资格。”
“我明白,他当然有资格。”安德森一边说话,一边给前方路过的学者打招呼,丝毫不乱的道:“不过,据我所知,杨锐今天宣读的论文,并没有pcr那么大的价值,而杨锐的声望,好像也没有到需要当众宣读论文的程度。”
“学校不还是同意了?”休斯顿淡淡的。
安德森眉头微皱,道:“学校同意,是因为你的推荐,还有最近的pcr造成的影响力。”
“所以说,杨锐是有足够的资格了,他造成了足够大的影响力。”
“他造成的影响力,可不是学术界的影响力。”
“你想说他在学术界内的影响力不够吗?”休斯顿笑了起来,下巴向后点了一下,道:“你不是认识很多人吗?可以看看今天的来宾,比此前做当众宣读的学者的影响力如何?”
当众宣读论文的情况,在每个学校或多或少的都有。只是随着交通的方便和交流方式的简化,弱小的学校渐渐的失去了举办此类活动的能力,他们的当众演讲,往往是给本校的学生或者教师做一次演讲,属于演讲者的权力溢出,多部分是自嗨的模式。
高水平的大学对于此类讲座则抱着审慎的态度,因为依照传统,这往往意味着学校对该学者的认可,乃至于毫无保留的支持。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论文宣读就更加有象征意义了,尤其是在下半年度,总是容易令人有悠长的想象。
诺奖虽然是世界级的奖项,但评选诺奖的,可都是瑞典学者啊。
更准确的说,就是斯德哥尔摩大学和卡瑟琳医学院的教授们,决定了诺奖的归属。
安德森望着休斯顿,单刀直入的问道:“你觉得杨锐有资格得诺奖是吗?”
“我怎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