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被这点挫折打击的一蹶不振。 “威尔逊,你放心,我和其他诺奖得主不一样,我喜欢和你玩。” 威尔逊听后,拉着李奇维往里走,说道:“去去去,滚一边去。” “赶紧去找汤姆逊教授吧。” 李奇维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实验室的轰动,因为这里也换了一批人了,几乎没人认识他。 而他认识的理查森,也已经离开,被汤姆逊推荐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当物理教授了。 真实历史上,理查森在1914年从美国镀金回来,回到英国,担任伦敦国王学院的物理教授,不久就升为主任。 这职业路线和卢瑟福不敢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区别。 由此可见,在汤姆逊手下当学生,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而且理查森有一个妹妹,嫁给了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后来的美国物理学家戴维森。 戴维森在1927年发现了电子衍射,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这个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德布罗意的波粒二象性观点。 巧的是,在同一年,英国物理学家乔治·汤姆逊使用不同的方法,也发现了电子波动现象。 二人几乎同时发表论文。 因此,他二人共同获得了1937年的物理诺奖。 而乔治·汤姆逊就是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汤姆逊的儿子。 对方在今年,就会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数学和物理专业。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物理学高端圈子的人,几乎都能攀上关系。 和卢瑟福、理查森、李奇维一对比,威尔逊的天赋确实有点差,至今还是讲师。 换做普通人,恐怕早都放弃研究物理了。 但是威尔逊坚持了下来,所以他才在晚年收获了荣誉。 物理学领域,有天才的惊才绝艳,也有普通人的持之以恒。 此时,李奇维已经来到了汤姆逊的办公室,他轻轻敲门。 “进!” 当汤姆逊见到李奇维后,脸上立马露出惊喜的神情。 他站起身,快速走到李奇维面前,仔细打量着对方。 “布鲁斯,你什么时候到英国的?” 李奇维笑道:“昨天晚上才到剑桥,今天立马就来看望教授你了。” 单纯朴实的汤姆逊,哪里能经受住这样的糖衣炮弹,况且还是自己最优秀的学生送的。 果然,汤老师笑的更开心了。 “哎呀,你应该好好休息几天,调整一下时差,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赶快来坐下吧。” 说着,便拉李奇维坐下。 汤姆逊询问李奇维在国内的见闻,听他讲那些趣事。 接着,他便说道:“回来就好啊,虽然你浪费了6年时间,但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目前物理学界还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你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