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期三十多年,物理学最重要的理论就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这两种理论都有各自的物质和存在基础。
相对论适用于宇宙时空和宏观天体的研究。
而量子力学则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其根基就是原子结构的研究。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两大理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李奇维前世,天文学和微观粒子学都有各自的终极问题。
天文学: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微观粒子学:宇宙中存在的几十种基本粒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能否统一?
这两个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物理学家。
前人挖的坑,只能后人来填了。
而现在,1919年,原子学即将开始挖坑了。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
卢瑟福在担任实验室主任后,默默向李奇维偷师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经验。
大组会就是其中一项。
每月选取其中一天作为大组会,整个实验室所有人都要参加。
然后按照固定的顺序,各研究生轮流上台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台下其他人可以随意提问。
有时候,各导师和研究员也要上台分享。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查漏补缺,看清自己研究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还能给学生制造一点心理压力。
当着那么多同门和导师的面,要是自己的研究是鬼混的,做的和翔一样,那简直无地自容。
这种模式对于天才毫无影响,但是却能有效提高普通学生的自制力。
所以卢瑟福试用一段时间后,就立刻采用了。
然而制度实施后,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布鲁斯教授也太狠了。”
“他到底是怎么想出这种招数的?”
“以前的卢瑟福教授是多么和蔼可亲,现在怎么变得如此陌生。”
卢瑟福听闻后,说道:“再苦一苦学生,骂名我来担。”
不过,今天的大组会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