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埋祟 家里最大的容器就是两口大锅,苏油直接在大锅里调饺子馅。 香油,姜汁,盐,韭黄,肉汤。饺子馅苏油不喜欢吃太复杂的,韭黄或者白菜,简简单单就好。 然后发动大家包饺子。 饺子皮也是机器弄出来的,就是卷板机的手工动力微缩板,面皮比手擀饺子皮干,通过辊子压成薄皮,然后用被砂带机磨锐边缘的竹筒盖成饺子皮。 包饺子的花样也挺多,不过苏油只会四种,教给了大家尽情发挥,自己转身老实压饺子皮去了。 几十个娃子包饺子,那场面也是壮观,八公看着家里这么热闹的情形,眼角都有些发润:“娃子多就是好啊,人气儿都不一样……” 大锅水烧开了,饺子下锅,然后一大盘一大盘地盛了出来。 苏油打了个糖醋蘸水,蒜泥下得重:“来来来,大家开吃!” 娃子们也跟着欢呼:“吃饺子喽!” 韭黄猪肉馅饺子,皮薄馅大,味道很棒,苏轼夹着半个饺子,大度地对苏油说道:“看在这顿饺子的份上,我原谅你了!” 苏油笑道:“明早早饭吃过赶紧走吧,再不走,明允堂哥可不能原谅你了!” 这顿人人都吃得有点多,苏油叫人每人来了碗面汤:“这叫原汤化原食,吃过饭不能傻坐着,得走动一下,正好把米浆磨了!明天早上吃冻粑!” 米浆磨好,送去暖房发酵,天色黑下来了,苏油安排大家休息。 早上起来,从库房里翻出草灰制得的小苏打,叫娃子们将米浆搬出来调味。 后世眉山丹棱油冻糕是著名小吃,和其他地方发糕,泡粑的区别,就是中和了发酵产生的酸味,糕中还加了细小的肥肉颗粒调节口感,然后用玉米棒子的皮包着蒸,口味比其余地方的类似做法少了酸味,多了清甜和滋润。 不过玉米皮现在没有,苏油便用泡粑的做法和油冻糕的配料相结合,制作新型的发糕。 蒸笼里摆上小竹圈,铺上纱布,然后在每个小竹圈上压一下,蒸笼里便出现和无数的纱布小坑。 在每个坑里浇上用肥肉粒,小苏打,糖霜调制好的米浆,上大锅蒸起来。 取过四根筷子,筷头绑在一起,米糕蒸好后,用酒坊新制得的红曲粉调成颜料,拿筷头蘸了飞快地在发糕上一点,发糕上便留下一朵鲜红的四瓣小花。 一个娃子五个发糕,盛在盘子里煞是好看。 娃子们吃得开心,八公也开心:“这东西好,适合老人孩子,这个,还有米花糖,你去石家村拜年的时候一定带上。” 吃过饭,就该准备苏轼回城的东西了。 剩余的韭黄全部收割,昨天的饺子油炸,大阉鸡,大肥鸭,沟里的鲜鱼,还有苏油平时收集的菇干,笋干,蕨菜干——满满当当一大车,安排人驾着骡车随苏轼一起离开。 这天孩子们还在忙,打扫房屋,准备祭品,然后轮流洗澡,把自己收拾干净。 新宅里热水常备,小鸡小鸭都需要,两个大窑外都盘有水加热管道,还有半个锅炉的功能。 苏油则躲在书房里复习功课,一边翻书,一边打磨昨日做好的浮漂胚体,然后用手指给浮漂拭漆。 还好,现在这身体,对大漆也不过敏。 拭完漆的浮漂,送入暖室,暖室中有一个大木箱,里边有一个盆子,盆子里有半盆清水。 大漆有个神奇的特性,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发生络化作用形成漆膜,因此漆器不仅不怕水,还亲水。 以后的工作,就是每日取出来,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再重新拭漆,之后放进去结成漆膜。 如此拭上十七八层,嗯,就差不多了。 八公探头进来:“今天除夕,油娃你就歇歇吧。” 苏油抬头笑了:“八公,这就是我最好的休息了。” 八公摇了摇头:“一会儿要做傩戏,你不去看看?” 苏油对这些非遗文化是最感兴趣的,闻言起身:“往年好像没有啊?” 八公笑道:“往年给娃子煮个鸡子就算过年了,今年能一样?走吧,热闹着呢!” 这是门外已经隐隐传来了锣鼓之声,大家都涌出大门看热闹去。 不光民间,皇宫里除夕这天,一样要进行傩戏,称为“傩仪”。 一般是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人选,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装扮成门神,将军,教坊丑角装扮成判官,其余人等装扮成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在宫中游行。 乡里就没这么多说道了,不过戴假面穿花衣的习俗是一样的,还有用金彩诸色纸张弄出的旗仗,纸糊的官帽冠衣装扮出诸路神仙,敲锣打鼓地过来,倒是喜庆非凡。 队伍一步三摇地过来,三哥扮演的城隍,拍着个白鼻头,伸手便将苏油一把拉入队伍里。 “诶诶——我是看热闹的……” 除了苏油,李拴住和刘嗣也被抓了包,三哥笑道:“今年的三姓人都不用找了,一会有个仪式,正好你们来。” 于是苏油也只好跟着队伍游行,去后山沼泽转了一圈,又去玻璃江边走了一圈。 在江边找了个地方停下,五哥让三人挖了三个坑,一个里边放了一条面做的蛇,一个里边放了炒熟的黑土豆子,还有一个里边放了一个熟鸡蛋。 然后给了他们一人一把锤子一个钉子:“来,三姓人各钉三下。” 苏油笑嘻嘻地照做了,问道:“三哥,这是什么讲究?” 三哥正色道:“不准嬉皮笑脸,这叫埋祟!怯病消灾,来年风调雨顺喽——” 一个长音拖起,锣鼓有咣咣当当响了起来。 将“祟”拿泥土埋了,大家朝祠堂走去。 除夕,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祠堂安排起来了,打扫得干净,今年的香案上,正中摆着武则天赏赐味道公那个香炉。 各家开始献上祭品,多是整只的熟鸡鸭,染红的蛋,也有蒸一甑枣饭,炸一道酥鱼的。 苏油准备的是四四方方一大块祭肉。 接下来是各家按村里排行,由长辈带着上香烛,行磕拜。 宋人跪礼不多,这是其中之一。 一通礼节行完,接下来就该分祭享,合族长幼共饭了。 这就轮到土地庙娃子们上场了,各家的祭品拿来二次加工,酥鱼淋油加热,浇上酱汁;枣饭拌红糖再蒸一次,祭肉炒回锅,鸡鸭凉拌,爆炒鸡杂…… 剩下的苏油这边补上,杀完猪后,熬骨头的大缸一直就没熄过火,肉吃完了加肉,萝卜吃完了加萝卜,汤少了加水,现在加了炸丸子和酥肉,每桌一大盆。 还有应景的汤饼也得有,每桌还有一大盆韭黄饺子。 当然,酒是少不了的,各家带来的蜜酒倒到一处,八公又往里边加了两瓶永春露,大家闻着都说酒味浓了很多。 不过这酒慢喝,先喝的是另一种,岁酒。 岁酒便是屠苏酒,是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 每人都要喝点,而且要从最小的孩子喝起,那就是苏小妹打头了。 然后是苏油,小鼠,直到最后是八公,八公哈哈大笑喝完一杯,将杯子一顿:“开席!” 接下来就热闹了,乡间酒席也有酒令耍法,大家筷子翻飞吃得开怀。 好多人已经想好去外边怎么显摆了:“你们年饭吃的啥?我们可龙里吃的酥肉丸子炖萝卜,回锅肉,豆瓣鱼,韭黄饺子!啥?你都没听说过?!啧啧啧啧那味道……” 吃过年夜饭,大家散去,各自回家守岁。 苏油将大家集合到教室里,那里有地暖,各种东西拿出来,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