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红色的军服,炽烈如焰,阳光照耀下,岳家军军士手上明光闪闪的武器,更平添了几分燥热的压迫感。
两万名岳家军的军士,列着整齐的阵形,向离着顺昌城不过三十余里处的舒州城全速行去,扬起漫漫沙尘,直上天际。
王贵与面色沉沉的岳家军诸将,一一道别,最后来到刘子方面前,重重地与他相互一抱,这才翻鞍上马,扬鞭而去。
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那份升腾的战意。
只是这些统兵大将的心里,却着实轻松不起来。
在金人三十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分出近三分之一的兵力,甚至不以惜皇帝大帅自身为来饵,来引诱金兵进行两路作战?
自皇帝大帅夜袭金人一万五千先锋军,他们无不折服于皇帝大帅的勇猛,然而这一着,他们却又不由得担忧这位皇帝大帅,是不是勇猛得过了头。
这绝对是一步险棋!金**军此来,号称三十万骑,兵马几倍于自己,而顺昌城外,又是空旷开阔,恰宜骑兵冲锋之处,是以他们先前心中所拟的战略,无不是先据顺昌坚城之固,以却敌军,趁其疲弱,再行出袭。
毕竟此时时值盛夏,生长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本就不习惯南国的气候,更兼大军远来,粮道难行,运输补给上也大有问题,只要相持上一段时间,吃亏的将必是远道而来的女真骑兵。
只是要固守顺昌,抵御这三十万铁骑的冲击,也决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数年来被秦桧**甚至是故意地投闲置散,虽然经过了韩世忠几个月的恢复整顿,眼前这支岳家军的战力,仍与全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而哪怕是岳飞那骄人的以八千军马破敌五万的战绩,也是建立在那八千军士,本是岳飞积数年之功训练出来的大宋唯一一支最精锐的骑兵的基础上。
步卒移防不便,只宜防守,骑兵来去如风,善于进攻,这也是他们对于皇帝大帅分军两处的决定,一直颇为忧心的原因。
舒洲城与顺昌城相去不过三十里,看似相为犄角,实则驻防两城的均为步卒,移动缓慢,势难互为奥援。
反而是金人的部队,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三十里路只在顷刻之间,要集中攻击一处,亦或奔袭两方,均是不难做到,分驻两路,等于是将主动权放在了敌人的手里。
如果一来,此战要赢,除非今后的局势发展,真能一切如皇帝大帅所料。
可是,那真的可能么?
刘子方手按腰刀,目送王贵的身影慢慢消失在扬起的黄尘之中,却仍然记得他眼中流露出来的那份杀意。
如果皇帝大帅的计划得以一步步展开,自己肩上的任务最重,而王贵的任务则最为危险。
然而他们却没有一个人跟王贵争着带队奔赴舒州城,哪怕是最好勇斗狠的牛皋。
因为这是最有可能跟金兀术短兵相接的机会。
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王贵对于金兀术的那份仇恨。
尤其是他刘子方。
那是十一年前的事情了。
金兀术当时是金军南侵的中军左副元帅,亲自带军奔袭汾州,直插开封府。
那时自己正与王贵一起,领着河北西路一支千余人的军队,与金人数万大军浴血苦战于离汾洲城不足太原府外。
是役,王贵单人独骑,在敌阵中来回七次冲杀,斩敌不下数百人,甚至金人西路的左军的银牌千户、统制官格奇赫都死在了王贵的刀下。
然而王贵的妻子、父母,还有犹在襁褓的幼子,却都被困在汾州城内,未及撤出。
当王贵疯也似地闯进汾洲城去,在那山积海堆的尸骸中翻寻着、痛哭着、嚎叫着的时候,自己就横着刀护卫在他的身旁,放翻了一个又一个的金兵。
他虽然大半辈子都耗在了沙场之上,但却从未曾如那天一般,见过如许多的血。
金兀术跃马中原十余载,手上所沾染的血腥又岂止这一桩。
大宋子民之中,不知有多少人想食其肉,寝其皮,然则金兀术,却仍然是纵横于大江南北,只要提到他的名字,便能止小儿夜啼的活生生的噩梦。
金兀术的本名是完颜兀术,汉名宗弼,然而在宋国军民口中,却几乎都是以金兀术称之,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个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大宋军民血肉的恶魔,就是女真金人的象征。
他是金朝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自完颜阿骨打起兵于白山黑水间以来,便一直统率金兵大部,灭辽、征宋,几乎金人对外的每一次大战役,都有他的身影。
他从未曾学过兵法,所有的统兵技巧,都是在与辽宋的数百场大战间训练出来的。
大宋南渡之后的建炎三年,完颜兀术提军十万,长驱直入,大败宋军诸路名将,一路追着当今的天子官家,连破扬州、和州、杭州、越州、明州,如入无人之境,逼得当今的天子官家不得不将风雨飘摇的江南小朝廷的文武百官尽皆装在了海船之上,自明州扬帆出海。不谙海战的完颜兀术竟还一路领军入海,追击三百余里。当今天子官家那不能人道的毛病,也便是在那一役里,被这位大金名将生生吓出来的。
哪怕当日被大宋倚为长城的川陕宣抚处置使张俊集结了刘琦、吴阶、赵哲等部,发军四十万,以数倍于金兀术的兵力将其重重围困在富平,意图一战而歼,却是在一昼夜的血战之后,被其硬是击溃了赵哲所部,趁赵哲部乱军四散之际,趁乱追击,以少胜多,将宋军打得大败而散,自此大宋尽失陕西五路之地。
虽然其在韩世忠、岳飞、吴阶这三个不世名将手上,曾经吃过三次亏,但却丝毫无损于他在金军中仅次于“战神”完颜亮的地位。
是以此次大军南来,金世宗仍以完颜兀术为主帅,总率金军六十万大军没有人能轻视金兀术,哪怕是曾经打败过他的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对于这个敌人,也都未尝有半分轻视。
毕竟当日无论在何等劣势下,金兀术仍然成功地将女真骑兵主力,带回了大江以北。
是时南宋军民已然组织了起来,宋金间局势俨然逆转,女真骑兵先前一路奋进,深入江南腹地,若不是金兀术强行退走,只怕此时这支天底下最强的骑兵,能否依然存在,将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狡计百出,将士用命。
对于这样的一个对手,他当真每一步都会按照皇帝大帅所布下的局来走?
然而就在他们收回望向远方眼神的那一刻,他们已经将所有的疑虑埋入心底,取而代之的, 是一份已然燃烧的战意。
是的,他们之所以在皇帝大帅公布计划之后,便自毫不犹豫地去执行他所有的命令,除了军人的天职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信任!在经过了这十余天的试练之后,他们对于他们的皇帝大帅,那一份近乎盲目的信任。
他们深信皇帝大帅绝不会拿他们,拿大宋江山来开这样一场玩笑。
身为军人,他们此时已经抛开一切,只余下对于即将来到的那场大战,那一种难以言喻地狂热渴望。
既然金人的战马敢踏上大宋的土地,那就让他们用大宋军人的热血,来告诉那些女真人。
任何侵略者在大宋的土地上迈出的任何一步,都必须付出血的代价!…… ……益来益低沉的大片沉积雨云,将大地的光影割成斑驭的一块一块。
赵匡胤策马飞弛,长风吹过,刮面微痛,回望处顺昌城却已然被抛在了缈不可见的远处。
那些统军大将虽然身经百战,战术娴熟,然而却终究与他们不同。
他除了是一个不世名将之外,还是手握乾坤的帝王!在帝王的眼中,行军与治政,正如国之双臂,相辅相成。
是以他的眼光,不止放在眼前这一场即将到来的大战。
两国争战,需要的不止是兵戈与热血,更多的,还是在互耗民生与钱粮。
虽然江南半壁素来是富庶安定之所,自己治下的大宋,更控有蜀中天府,粮产丰饶,但这十余年大仗打下来,也是已然駸駸承受不起。
若非自数年前开始,岳飞、韩世忠所率的数支铁军,将女真兵马由腹地驱出,此后更一直将与金国兵马对阵之地,控制于宋金接壤之前沿线数地,只怕此时大宋的经济,尚且无法回复至今日之程度。
然而赵匡胤的心里却是无比地明白,以往数年之所以大宋军队能狙敌于前线,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大宋军力的增强,而是女真人平灭北辽,攻破汴京之后,心下早已不再当自己是僻处白山黑水间的区区蛮族,而是自居为可以混一宇内的天下正统。
是以女真人每次攻宋之战,都存下了平灭大宋,占据江南半壁之心,于是大军兵锋直指,尽是攻向有大宋军队严守以待的各个战略要处,意图一战而定,也正因此,女真人才数次一味燥进,自失天时、地利,从而被以逸待劳的岳、韩诸大将所败。
岳家军诸将之所以在此次提议据顺昌而坚守,待敌势竭再行出击,正是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类似的战役之后,所得出的经验之谈。
但他们之中唯一对于宋金双方的局势有全面把握的赵匡胤,却是非常清楚地知道,现在这场仗,与以前所打的那些,已经不一样了!事实上在与岳、韩诸军数度交战之的,身为统军大将的金兀术,心下早已明白宋金之间军力已然相去不远,宋国军民一心,要平灭宋国,哪怕倾女真举国之力,亦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务。
是以当年那个一路勇猛精进的金兀术,才会不惜背上逃窜之名,屡战屡走,急于将深入江南腹地,势成孤军的金国大军,撤回到大江北岸。
如今金人虽然举数十万大军压境,看似欲图尽一战而扫平宋境,然而赵匡胤却有绝对的把握,这只不过是一个故意为之的表象而已。
女真人在西线征发东胡各族数十万军队力抗耶律大石的西辽进攻的同时,决对无法支撑起这样一场全面的大战。
金兀术此来,只是在进行一场华丽的耀兵,务求以战逼和,从而在谈判桌前获取战场上所无法获取的利益。
然而这却正是让赵匡胤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情。
自来哪怕最强大的游牧民族,相比之中原王朝,无论人口军队,往往在数量上都是不成比例。
然而正如体形硕大的巨象,也无法避免蚊蚋的叮咬。
女真蛮夷拥有这只恐怕是有史以来数量最为庞大的骑兵队,便有如手持无坚不摧的利器,随时可以选择扎破大宋国防御的某一处。
而为了应付这种来去如风的攻击,大宋却是不得不将大半的国力耗费在构筑壁垒与屯兵守备上面。
以前的金人与大宋军队在各战略要处以硬碰硬,短兵相接,实不啻于自行放弃了骑兵最大的优势。
而今若是金人放弃了一口吞下大宋的野心,改取其惯用的骚扰突袭战术,着实可以令人防不胜防。
眼下刘崎、吴璘的军队正自处于整顿状态,大宋可以迅速投入战斗的军队有限,势必无法沿线布防。
若要达以金人以战逼和的目的,那么绕开重兵把守的坚城,自屯兵诸镇的缝隙中插过,直取临安,从而威慑自己这个天子官家,几乎是能征善战的金兀术必将采用的战术。
尽管这非常冒险,但以金人骑兵骄人的速度对上善守不善攻的大宋步卒,成功的机率却实在是非常之高。
临安沿线,尽是大宋财物丰饶之所,让金兀术所率数十万大军这一番纵马掳掠,只恐大宋天下,再过十数年都难以恢复元气。
所以他决定以身为饵,分军两处,决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
金兀术若欲以战逼和,自己这个方今大宋的天子官家,绝对是最为奇货可居的进军目标。
而只有牵制住金兀术这数十万大军,自己才能够从容施展接下来的计划。
没有人能猜到他心里,对于这场大战想要取得的战果,到底是什么。
甚至包括那些岳家军的统军大将,也从知晓。
他并没有对他们说明一切,他也不必对他们说出一切。
服之以仁德,御之以威严。
他需要的不是说服,而是绝对地服从!这才是帝王之道。
一片暗影投下,刮面而来的长风之中,竟尔已夹有小小雨丝。
赵匡胤抬头,舒洲城那逼仄的城墙已然隐隐映入视线之中。
“驾!”
赵匡胤纵马,提缰,加速冲向那个狭小的城池,冲进那片风雨。
他笑声飞扬,在风中激荡。
金兀术啊金兀术,朕会在这里等着你!你千万千万,不要让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