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依旧以现银为主。
反倒是大宗交易的商人,对此赞不绝口。
慢慢渗透到南北各处。
之所以能得到商人的认可,也是因为费纮在汇票的发行上十分克制。
每年汇票的总量,约为税收的同等金额。
这就相当于,用整个大魏的税收作为保证金。
以保证汇票的价值不会缩水。
而汇票专用的纸张、油墨,也都是铅山费氏所特制。
以这个时代的水平,里面加了某些独门秘方之后。
就很难彷制出一模一样的来。
这也让汇票有了一定的防伪功能。
最主要的,若想要将汇票兑成现银。
只需在都中或是南京户部下属钱庄,就能轻易实现。
因为只有这两处能够兑换,储备的现银也十分充足。
大多时候,都不用提前预约。
当然,还是需要交上一些手续费。
对于大宗交易来说,交些手续费换取更大的便捷,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比来回运输的火耗要小得多。
当然,大魏各部门的抵制,也与火耗有关。
不过,正是费纮多年慎重的经营。
汇票才以都中和金陵为中心,逐渐辐射整个大魏。
甚至,在海外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到了景顺帝时期,汇票的使用越发频繁。
不仅仅限于大宗交易,而是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
之前,冯一博就特别喜欢使用汇票。
可喜欢的前提,是信任。
这个简陋的金融体系,能维持稳固。
依靠的就是,费纮一贯的稳健。
现在,一手缔造这个体系的人,即将告老还乡。
冯一博自然隐隐担忧起汇票未来的价值。
他最怕的,就是接手的人,因为缺钱而滥发。
尤其是,眼下的大魏国库并不宽裕。
若是没有金融常识的人接手。
或是明知后果,却只能选择饮鸩止渴。
那必然导致,这个简陋的金融体系爆雷。
接下来恐怕就要面临挤兑。
若是应对不及,汇票很可能就会失去信用。
其中最可怕的后果,就是汇票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
其实早在前些日子,朝中就传出赵舜君倒向景顺帝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