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副会长,你好。”麻生太郎再次鞠了一躬,然后与袁老握了握手。
随后,范老向着麻生千明介绍了几位书法协会的领导层,然后指着站在旁边的陈逸说道:“麻生会长,你身为小岛国东都书道联盟的副会长,我想,这位年轻人,你应该认识吧。”
作为与华夏邻近的小岛国,如果连华夏书法界最新崛起的年轻人都不认识,那么可以说明小岛国的消息是多么的闭塞。
麻生千明抬起头看了看陈逸,面上一下露出了惊异之色,就像范老所说,身为小岛国书道联盟的副会长,他也时常关注着华夏书法界的信息,以便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所以,这位在华夏最近两年一举成名的陈逸,他怎么能不认识呢,他现在都很清楚的知道,陈逸第一次书法扬名,是在香港的一次拍卖会上。
在这次拍卖会上,陈逸所拿出来的章草《杜甫诗册》以六百二十万港元起拍,最后成交价格达到了一千一百万港元,约合人民币八百八十万。
更让人吃惊的则是第二幅书法,是陈逸所临摹出来的王羲之小楷《黄庭经》,王羲之是华夏著名的书圣,亦是他们小岛国书法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书法家。
当年小岛国派遣使者到华夏大唐学习,最后从唐朝带回了大批王羲之的仿迹,对于王羲之的喜爱,小岛国人可以说是现于言表,亲热的称呼王羲之为大王,其子王献之为小王,承继二王骨风的,是平安朝的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和尚,这个人正是与嵯峨天皇和橘逸势并称为平安三笔。
这幅由陈逸所临摹出来的王羲之小楷黄庭经,他也曾经看过一些图片资料,上面的骨风与王羲之简直是一模一样,里面存在着王羲之浓郁的笔意,更是让现场所有收藏家,为之惊叹。
最后,这第二幅书法同样以六百二十万港元起拍,成交价却是高达二千万港元。
这一次拍卖会,奠定了陈逸在书法界的地位,也使得其在华夏民众中的名气越来越高。
在接下来的柴窑拍卖会上,同样有着陈逸书法的出现,这幅书法,不是草书,不是楷书,而是行书,还是一种尚在创造阶段,而没有成熟的新行体。
创造一个新的行体,这种难度,可谓是犹如登天一般,除了古代的一些诸如苏轼等书法大家之外,其他的书法家,根本没有能力创造出一个新的书体,随着朝代的变迁,到了明清两代,基本上再也没有新书体的出现。
创造出一个新的书体,根本不像他们小岛国人对书道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