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是讲究缘分的,孙娴自小被张氏培养,一心想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以后合格的国母。 但是孙娴的性格天生缺少那种雍容大气,有点小儿女的作态。她天生就是那种小鸟依人类型的女人,能讨男人的喜欢,却没有那种撑得起大场面的风度。 以前没有比较,张氏对她倒也还认可,可是现在有了比较,胡善祥忠厚善良、天性贞一,虽然在姿色上与孙娴不相伯仲,难分上下,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却比孙娴要大气成熟许多。 如今后宫中以昭懿贵妃为主,但是实际上,太子妃张氏的势力并不低于昭懿贵妃。 昭懿贵妃是明日黄花,太子妃却是如日中天。朱瞻基的势力越大,地位越稳固,太子妃张氏的势力也就越稳定。 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是趋炎附势之辈,在这样的情形下,哪怕昭懿贵妃挂着长辈的名义,也要让张氏三分。 张氏的喜好,同样影响了一大批人的态度。朱瞻基这些妻妾,不管以后的地位再尊贵,在张氏面前,都要逢迎顺从。 不要说她们,哪怕就是朱瞻基当了皇帝,在张氏面前同样也要百依百顺。 这个时代的以孝治国,可不是说说而已。 后世的婆婆为了儿子,可能会儿媳妇曲意奉承。但是这个时代,哪家的儿媳妇也不敢在婆婆面前高声说话。 张氏平日里还是秉持一碗水端平的,但是胡善祥的性格就入了她的眼,虽然进宫刚两个月出头,但是张氏却感觉跟胡善祥相处的比相处了六年的孙娴还要投契。 如果是孙娴先怀孕,这种征兆还不会表现出来,但是现在只有胡善祥先怀孕,张氏自然表现的就对胡善祥更加亲近一些。 不管吃的,用的,虽然不至于超出孙娴这个正牌太孙妃,但是也不遑多让。 这些都让孙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朱瞻基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些弄巧成拙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瞻基的确是偏爱孙娴,所以会废了胡善祥后位,扶起了孙娴。 但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历史就已经改变了,他不会对任何女人有偏爱,自然也不会废胡善祥。 现在说服了朱棣和张氏,立了孙娴为正妃,反而把局势弄的复杂起来了。 朱瞻基不喜欢这种后宫中的勾心斗角,但是偏偏是他导致了这一切。 现在想要让局势平和下来,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尽快让孙娴也怀孕。 所以他回宫的这段时间,白天忙着跟海军将领进行军事总结,还要与內监进行新年筹备,然后还要清算今年自己的收入。 到了晚上,他还要忙着维系后宫各女之间的关系,尽量让整个后宫有些诡异的气氛正常起来。 他现在只能祈祷,胡善祥这次不要生下儿子,否则的话,这件事可真的难以解决了。 虽然他不怕出现任何困难和挑战,但是少一事总是好过多一事。 胡善祥既然已经怀孕,那就不能伺候朱瞻基了。不管是怀孕的女人,还是来了月事的女人,都失去了侍寝的权力。 像后世那种怀孕了的女人还想躺在男人的怀里撒撒娇,在宫中是不可能的。 每天,他都要去胡善祥的小院去坐坐,陪她说上一会儿话。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正经的男人,擅长的是调情和调戏。跟这个女人在一起,不知怎么回事总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只能说,这个女人天生就带着强大的气场。 孙娴的美貌不下于她,却是另一种风格。这种小鸟依人的性格其实是符合大部分男人的乐趣,朱瞻基也不例外。 但是具体到婚姻方面,她的妻子必须要具有统帅整个后宫的能力,所以孙娴要做的还要更多。 虽然她从十一岁开始就被教育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孙妃,但是自身的性格限制她在这方面的能力。 从选妃开始,她就努力地培养自己的势力。但是胡善祥的先怀孕,一下子将她努力打造的权力基础变的摇摇欲坠。 孩子,继承人,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凭仗。 如果她不能尽快有孩子,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朱瞻基对她也有一丝怜悯,从十一岁她就被送进宫里,她的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获得朱瞻基的欢心,诞生合格的继承人。 她的亲族的期待,人生的价值都系于朱瞻基一己之身,现在又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所以也算得上是处境艰难。 因为有了这样的心理,这几日,朱瞻基一直更多地留在她的房中,一方面是证明她的荣宠不减,另一方面也是想让她早点怀孕。 不过,此举却又有些忽视了其他诸女,她们本来陪朱瞻基的时间就少一些,现在朱瞻基偏心了,自然又会有了纷争。 虽然她们不会因此就责怪朱瞻基,心里自然会对孙娴有些意见,这又不利于后宫稳定了。 当孙林跟朱瞻基提起此事的时候,朱瞻基也觉得有些头疼了。 这媳妇多了,麻烦自然也多了,他就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小年夜的晚上,朱瞻基在兴庆宫摆下了家宴,这次他没有喊朱棣,朱高炽这些长辈。因为宫中家宴也会很快进行,宫中如今都在为此准备。 这次家宴,是把所有女人都汇聚一堂,他既然在身体上不能满足所有女人的需要,在心灵上也必须让所有人熨帖。 蓝烟倒依旧是一副傻白甜的模样,这种时候,她这种与世无争的性格,更让朱瞻基满意了。 而马欣,见了朱瞻基则是亲近中带着一些畏惧。 她是朱瞻基指进宫中的,如今她的父亲,伯父,哥哥,都在各自的领域给朱瞻基了很大帮助。 但是她年纪尚幼,朱瞻基临幸了她两次,第一次大出血,第二次隔了大半个月,依旧让她痛苦不已。 她心思单纯,虽然知道这是夫妻敦伦,人之大义,但是身体单薄,承受不了。 所以她现在依旧有些矛盾,在心灵上依赖朱瞻基,身体上却有些畏惧。 胡善祥这个时候就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了,她一副有子万事足的心态,坐看云卷云舒。 不知道为什么,朱瞻基看到她这副模样就牙痒痒,有一种想要把她摁在腿上打屁股的冲动。 让这样一个稳重端庄的女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似乎能满足他某方面的邪恶欲望。 百花争艳的美丽场景,要是以前,朱瞻基会觉得格外满足。 这几乎是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一群女人,却都为他所有。可是当他要担起这个责任,并且分身乏术的时候,责任和义务让他的心里只感到沉甸甸的。 她们不是木偶,而是活生生的人,在让她们衣食无忧的时候,也应该让她们感受到生活的美满与希望。 他需要做的更多。 让他觉得还算满意的是,因为现在她们的年纪都不大,又都没有后代,所以如今尔虞我诈的情景还不多。 晚宴的气氛虽然不能说是其乐融融,最少一个个表面上都还维系着和善。 如果她们都有了下一代,到了为母则强的年纪,到了如狼似虎的年纪,他怕自己更难了。 孙娴这个时候依旧尽力维系着后宫的稳定,虽然做一个合格的后宫之主会很难,但是她一直在努力。 第二日,朱瞻基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腰,从马欣的房间里出来。 他昨晚虽然有心想休息一晚,但是还稚嫩的马欣不知道是不是喝了一点酒大胆了许多,竟然不再怕他,还敢挑逗起他,结果他就又忍不住了。 这一次好歹没有出现前两次的尴尬局面,两人第一次体验到琴瑟和鸣的舒爽。 小丫头被开发了出来,别有一番青涩的趣味,结果就是后腰发酸。 喝了一碗人参汤,朱瞻基感觉自己有些虚火上升。他主要是体质内虚,现在需要固本,而不是外补,所以人参汤的作用不是那么好。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上面子了,跟见多识广的金阔交代。“去太医院帮我要一副固本的方子,以后给我按方抓药,人参汤就不喝了。” 等他到了海军总部,龙凤银楼的东家之一,也是宁波有名富商仇和,就登门拜访了。 昨日宁波市舶司镇守使余先就已经回到了宫里,汇报了隶属于朱瞻基的商业渠道去年的收成。 龙凤银楼一年的收入虽然不如海贸的利益大,但是胜在稳定。有了来自东瀛的源源不断的白银,黄金,龙凤银楼的生意根本不愁没有原料供应。 原本银楼的利益不足两成,主要是赚取一些手工费和损耗费。但是现在,朱瞻基从日本弄来了大量的廉价白银和黄金,让利益超过了四成。 所以,仇家虽然是龙凤银楼的大东主,但是大部分利益实际上进了朱瞻基的口袋。 因为从东瀛进来的金银,朱瞻基花费的成本小,却是按照市价来结算,这一部分利益是全部属于朱瞻基的。 不过朱瞻基也没有亏待他,如今他们的银楼,虽然分给了朱瞻基大半利益,其他几家的盈利,也比往日要多了许多。 更主要的是,巴结上了朱瞻基这棵大树,他们再不用担心其他官员卡要勒索。 永乐十三年,龙凤银楼给朱瞻基贡献了大约十五万两白银的收入。这一部分钱,朱瞻基准备又投入到下马桥的研究院。 如今的夹江工业区,因为要有着巨大的利益推动,所以进展的比朱瞻基预想的还要快速。 通过水力的驱动,如今不仅磨面舂米,生产枪管和锻压银元,更带动了水力纺织机的蓬勃发展。 不仅是这些,工部有工匠就自己研发除了水力电锯,有着这种水力带动的圆片锯,再大的木头也能锯成想要形状。 而且依靠这种连动装置,安装了砂轮片,这个电锯就变成了一个磨床。 工业加工环节,许多环节其实都是一门通,门门通。因为许多工具无非就是形状大小的不同,其实工作原理是一样的。 所以如今的夹江工业区成为了京城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根本不需要朱瞻基再去推动,那里的经济发展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动力源。 去年的这个时候,大部分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工业,工业有什么用。 但是今年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应天府的人都知道了,原来取代了人力,甚至是人力都做不到的事情,利用工具来完成,就是工业。 工业区形成的虹吸效应,吸引了最少数万人在这里工作,并且将以此为生。 他们这些人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是未来肯定能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 而除了这些普通人,还有不少富商,高门贵族,也都看到了工业取代人力后形成的经济效益,他们都在积极购买专利,投资,甚至想要抢占长江沿岸的便利地方,建立自己家族的工业区。 对此,朱棣出台了全国河流水利律。要求所有建设工业区的富商贵族,不仅要承担巨额的建设占用费,还要负责用水泥和砂石稳固河道。 这不仅可以节约朝廷大笔的治理河道费用,也给朝廷开创了一个巨大财源。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光是在应天府下游的河道两边,朝廷收到的占用费就数十万两,另外还卖出了大量的水泥和砂石,获利超十万两。 朱棣收钱收的眉开眼笑,户部尚书夏元吉更是收钱收的手软。 虽然整个大明的工业开发还缺少一种统一的规划,但是这个时候却生机勃勃。 这也是工业发展一开始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朱瞻基并无意插手。 真要治理,也是以后的事情。 因为这样一种态势,如今他的钱和精力根本不需要往那里投了,现在,他更需要将研究院这里的研究方向都确定下来。 工业的发展是有垄断性和惰性的,但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却没有止境。 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完全把产学研整个联合起来,但是抓住发展的重点,在未来的不久,就能让产学研一体化真正出现在大明的时代。 (终于稳定下来了,今天开始要弥补大家,晚上晚一点应该还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