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历史是历史,张弛到这个时空来就是要改变历史,尤其是他不能让“付出惨重代价也未能夺取火车要塞”的这个历史再一次发生进攻火车站的部队是新一团,如果这个历史再次发生的话,那就意味着新一团要付出惨重的伤亡,这其中还有很可能包括张弛自己。
但不服输是一回事,在面对这样枪打不透、炮炸不烂的钢铁防线张弛又一时没了主意。
就在张弛一愁莫展时,就见战场上还有几名来不及退回来的战士在挖着工事这是在孙布拉蚌训练时的内容,美国教官的说法是:“如果你在进攻失利时没来得及退下来,那么你就应该停下来,拿出你任何可以使用的工具做一件事,挖工事!”
这个理论自然有他的道理,因为进攻失利却没有撤下来,更多的是发生在两军的防线之间。谁都知道这片区域是子弹、炮弹最多且面对枪口最多的地方,这时候如果不顾一切的往回跑,那能生还的机会是微乎其微。
所以,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在原地构筑工事把自己掩藏起来。
这时张弛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火车要塞”里的日军却是绝大多数都使用直射火力这是由“火车要塞”的特殊性决定的,日军在火车防线上的火力配置分为上、中、下三层,中、下两层头顶上都是加盖的,曲射火力比如迫击炮掷弹筒根本就无法或是很难在这里使用一个不小心就会打到头顶上炸到自己了。
只有上层才有可能使用曲射火力,但日军在上层的兵力又很少,原因是中国军队的火力很猛,一旦有日军在上层暴露位置很快就会招来一片炮弹。
这使得日军对那几个在战场上构筑工事的战士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挖好单兵掩体然后藏身其中。
张弛很快就想到,如果那几名战士能那样,为什么其它战士就不能呢?!
于是张弛就对王麻子说道:“团座我们也许可以挖过去!”
“挖过去?”闻言王麻子不由一阵疑惑。
这个战术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战壕一层一层的往日军方向挖。由于日军大多只能使用直射火力,所以其对战壕里的战士无可奈何,要真说有什么危险的话,那就是日军可以朝挖得太近的战壕投掷手榴弹。
但问题却是,躲在沙袋后而且顶上还有盖的日军同样也无法将手榴弹投得太远,所以反而是中国军队的手榴弹能先炸到日军而日军的手榴弹还炸不到中国军队。
战事果然像张弛所预想的一样发展。
执行这个任务的是同乡人的一连,他们甚至连步枪和子弹都不带,只带着一把工兵锹使劲的挖着战壕。
之所以不带步枪和子弹,一方面是因为有火力组为他们提供掩护而且身在“火车防线”中的日军基本不可能发起冲锋,如果发起冲锋那倒还是中国军队所希望的。
另一方面是因为要求他们挖的战壕是仅容一个人通过的这是为了方便快速。而像这样狭窄的战壕如果带着步枪无疑会增加很多困难和不便,于是干脆就把步枪给留下了,只有几个排长还背着汤姆森以防不备。
这战壕的走势是往日军方向竖着挖一段,接着再平行着日军防线横着挖上一段竖的战壕是为了往前递进的,横着则是为了能够展开兵力。
这方法看起来很笨,而且进度也不快虽然雨季刚过的土地并不难挖,但由于只能躲在战壕里施工在同一时间一个方向上只能一个人挖掘,所以几乎就像是蜗牛往前爬一样。
但这无疑又是行之有效的,这从“火车防线”里日军的反应就可以看得出来。
初时日军并不把中国军队的这个动作当一回事。他们有些人甚至都在奇怪中国士兵在那么远的地方挖战壕为的是什么?!
“中国人是在担心我们会反冲锋吗?”看着这些,肥田大佐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不会笨到以为我们会放弃这些防线冲出去吧!”
周围的日军也发出了笑声,他们显然是在为自己构筑的这么坚固的工事而感到自豪。
但没过多久他们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他们看到中国人的战壕在一层一层的朝他们逼近
肥田大佐很快就意识到了中国军人这是在干什么。不由大骂了一声:“混蛋,中国人这是要把战壕挖到我们面前!”
“不能让他们得逞!”下一秒肥田大佐就下令道:“快,把他们炸回去!”
但这个命令显然是错,当日军炮兵和掷弹筒射手刚刚朝战壕打出十余枚炮弹时。早准备好的中国炮兵就朝日军方向倾泻了一片片火海。
于是肥田很快就傻眼了打枪又打不到,打炮又会遭到中国军队的压制,他能做的事似乎就只有一样。那就是眼睁睁的看着那战壕一层一层的往前挖,中国军人也跟着越来越近。
最后没办法了,肥田只能把这个问题往上面报告,但得到的回答却是:“你这算是什么问题?我们其它方向的士兵还在与中国军队肉搏呢,而你却因为中国人在你面前挖战壕着急!”
这么一说肥田就没有声音了这或许真的不值一提,但又确实值得一提,因为这无疑会给“火车要塞”带来威胁。
至于这会是什么程度的威胁肥田不知道,他只知道这肯定不是好事。
战壕一直挖到了天色渐黑。
但中国军队依旧不肯停歇事实上并不是不肯,而是不敢停歇。
因为张弛知道日本人十分擅长夜战,所以担心日军会乘着夜色渗透并破坏战壕,这将会使白天的努力前功尽弃。
于是十几盏探照灯照射着日军的防线,把整片区域都照得惋如白昼。大炮和机枪也做好了射击的准备,凡是地面上有任何声响都会毫无例外的遭来一顿扫射和轰炸。
到了深夜十点,战壕终于挖到了距离日军防线只有四十几米的位置。
于是就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