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号清晨,和其它平常的早晨一样,宿舍外绿树掩映,鸟鸣啾啾。
千里之外的武汉的疫情,一切都处在水下。
杨庚起床后,感觉有点头昏,但是还是没怎么在意,也没有向单位领导请假,继续上班。
因为早在2014年,杨庚得过脑供血不足的,所以也不是特别在意头晕这件事。
杨庚是一个轻易不下火线的人,因为杨庚大多时间是一个闷头,不善于和领导打招呼的人。
其实,在内心里,杨庚也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
还有重要的一点的原因就是,杨庚生了二胎后,压力增大了,要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
11月29日,这一天也是星期五,这一天,是杨庚在单位值日的日子。
6:00钟,闹钟响了,杨庚被烦人的闹钟闹醒。
突然想起,今天是自己在单位值日的日子,按照单位规定,轮流到单位食堂验菜,验米,验油等工作。
验菜等工作,这可是大事,耽误不得,马虎不得,因为是几百号人,上千人吃的食品。要防止狡猾的送菜商以次充好,以坏充好。
于是,一骨碌从单位的宿舍里爬起来,杨庚快速地穿衣洗漱,然后“噔噔”从单位七楼一路小跑,向食堂冲去。
刚好6:10分,一辆送菜的货车准时抵达单位。
杨庚公事公办地拿起验菜清单。
“早。”送菜的人讨好地向杨庚打着招呼。
“嗯,早!”杨庚也礼貌地回道。
然后二人中,一个卸货,搬货,一个验货。
送货的人一样一样地卸货,杨庚也一样一样地检视食品的检验检疫日期,食品的品质,一样一样地过磅秤。
采购单上写的是100斤,送货的没有达到斤两,那怕少一两称,杨庚也是如实的记载:999。绝对按照实数写,不会让送货的人捡到一两便宜。
别人都认为杨庚是傻根,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的,不知道变通。
但是,杨庚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杨庚和往常不一样,早早地吃完早餐,趁还没有到8:00正式上班的时候,去单位的跑道上走走路锻炼身体。
走了没有多久,杨庚感觉头一阵晕眩,差点摔倒,幸运的是单位的李大姐也来散步,看到这样的情形。
李大姐赶紧上前,亲切地问:“你脸色苍白,你怎么啦?”
杨庚突然觉得有救星了,赶紧说道:“李姐,我头有点晕,你扶我到办公室坐一下,可能是以前的老毛病,大脑供血不足。”
“嗯,好的,小心点啊,小杨。”李大姐搀扶着杨庚到了他所在的一楼办公室。
“谢谢,谢谢李大姐啊,我没有事了。”杨庚感激地笑笑,对着离开的李大姐挥挥手。
一个上午过去了。
11点20,这个时间点,同事们都去吃中午饭了,杨庚是下午班,在办公室就这么静静地待着,杨庚也听说,近年来猝死的年轻人增多,所以,还是不敢大意。
办公室的贾大姐吃完中饭,第一个走进办公室,看到杨庚脸色苍白,热情而好心地问道:“小杨,你咋啦,中暑了吗?来来,我给你抓抓痧!”
“嗯,好吧,谢谢贾姐。”杨庚感激地看着贾大姐,“谢谢啊!”
“你看你,很多紫色的东西都扭出来了,肯定中暑啦,我们这里的习惯,就是抓抓痧,就很快好了,你是下午班吧?”贾大姐问。
“是的,谢谢贾姐啊!”坐在自己办工桌子前的杨庚道谢道。
杨庚上完下午班,然后到七楼拿自己的电脑包,然后准备开车回家。
下楼的时候,杨庚觉得提一个电脑包走路都不是很稳,杨庚觉得可能是自己太累而已,也没有怎么在意。
回到家后,杨庚稍稍休息后,吃过晚饭,继续拿出电脑写作。
周六,杨庚比往常多睡了会儿,然后起床,继续拿出电脑写作。
杨庚妻子夏樱工作也很忙,也没发现杨庚有什么异样,夏樱周六是要去自己的培训部的,她每周六都要去那里,因为她是一名画室美术师。
12月1号,周一,杨庚和往常一样,开车去单位上班。
周三,杨庚觉得头有些晕,但是依然没有想到请假。在单位附近的卫生院扎了一针,又坚持工作了一个周。
12月6号,杨庚没有跟家里人说自己头晕的事情,起床时就感觉特别不对劲,几乎是天旋地转,心想:如果自己再坚持上一个星期的班的话,估计要死人了。
于是,杨庚自己一个人开车到医院检查。
医院里的人,来来往往,几乎没有人戴口罩。
没有戴口罩的杨庚就诊的医院,是一家市级红十字医院,因为杨庚极为信任一位年纪大的夏医生,有病时,多数时间,就是在这位退休返聘的,女医生这看病的。
慈祥无比的没有戴口罩的夏医生,一看杨庚的表情,一听杨庚的叙述,就对杨庚说:“这样吧,我建议你,马上去一楼做一个脑部ct检查吧。”
很快,检查结果出来,夏医生拿着脑部ct片子一看,杨庚得了脑梗。
夏医生望着杨庚道:“我建议你,立即办理住院手续!”
杨庚也倍感意外,问:“不会吧,夏医生,我要住院?”
夏医生严肃地看着杨庚:“是的,这个病情不是开玩笑的,你真的应该马上住院。”
杨庚看着夏医生扶了扶老花镜,指着片子向杨庚耐心地解释道:“你看看,大脑四围的边际线非常模糊,而且大脑中间这里已经严重的堵了,知道吗?而且,这个病一摔倒就是脑溢血!”
杨庚这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怪不得自己走路头晕得厉害,几乎摔倒。
医生的话应该听了。
但是,杨庚内心是拒绝住院的,因为自己的岗位特别特殊。
“这样吧,夏医生,我先回去一下,我明天再看看吧,因为我的工作实在是比较特殊,如果实在不行,明天再来住院吧?”杨庚看着夏医生,征询意见道。
“不可以的,你自己生命很重要,倒下去就没有了,你知道吗?”夏医生依然耐心地看着这个一直在自己这里看病的杨庚。
“好吧,我去办理住院手续。”杨庚一听夏医生的话,心里也直打鼓,自己也是家庭的顶梁柱,自己倒了,家里的柱子就倒了。
于是,杨庚办理了住院手续。
由于家里没有一个多余的人照顾自己。
妻子白天在她单位里上班,下班后,要在自己的画室里教小孩子们画画;老母亲要照顾年幼的二胎小宝宝;女儿要上学。
在医院住院期间,杨庚的病情很严重,走路极不稳,连简单的打开水都不行,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吃饭几乎靠外卖。
杨庚在红十字医院住院期间,习惯地看着自己的手机里的,各种大小的新闻。
突然,一条微信朋友圈的新闻,引起了住院的杨庚的极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