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钢铁直男 > 第一百二十八章 考试没得经济重要

第一百二十八章 考试没得经济重要(1 / 1)

“咚嗡”

随着第五声钟鸣响起,自太学开办以来最大一次规模的入学考试也是第一次入学考试正式开始了。

每一个负责巡场的监考官都拿出一个竹篓,在这种地方竹篓显得就有些突兀了。

而且这些还都是渔民们用来装鱼的竹鱼篓,口小腹大。

里面放着的都是一根根的竹简,上面写着的都是五经博士为这次入学考试所出的题目。

题目非常繁杂且数量巨大,这也是张远不怕题目泄露出去的原因之一,要是真的能把答案都记住,光凭这个脑容量就能够入太学了。

监考官十分快速的让考生们各自抽取了五道题目,一个监考官附近根本没有重复的题目,也就不存在抄袭左右的说法。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所有的考生就都分到了题目。

这么点时间差距算不得什么,后世的那些考试不也是从第一排传到最后一排的。

这样大规模的考核在大汉还是第一次,这些考生们也都算是先行者,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也不排除那些自信心爆棚亦或者是本身就有着实力,而且还有一些人自认为背景强大,像太学这样的机构随便就能够进入来学习的,说不定有些人心里面还认为他们来太学学习那都算是太学的荣幸了。

千百年来有这样的心态不奇怪,中华五千年文明,五千年人类能进化成啥样,说白了啥都没进化。

后世一些人认为古人就是没进化好,其实古人只是因为知识和对自我认知的落后。

张远穿越来之前就是个一米九的大高个,是基因真的比别人好么,其实只是吃得好睡得饱而已。

期门军那几千士卒在张远施行海吃胡塞的策略之后,一个个壮的都能够跟匈奴人硬拼力气了。

真的把司马迁还有颜异这样的人从一两岁的时候就放到现代去,那特么的指不定也是个人才。

想着想着张远又带着异样的眼光看了看司马迁。

司马迁感觉到张远的眼光,浑身一颤,感觉张远是不是后悔了,想要教训自己一顿。

但很快张远就收回了目光,司马迁偷偷地松了口气。

广场之上有许多考生拿到了题目之后,就能够拿起笔开始在竹简上面作答,但有一部分人眉头紧皱,久久不能下笔。

人集中精力亦或是走神的时候,时间过得是非常快的。

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钟声再一次响起,大部分考生抬头看了看在自己头顶上的太阳,压力更是大了起来。

那些一直无法作答的考生,也开始在竹简上面写写画画了。

交白卷跟写了一堆错误答案是两个概念。

一个态度问题就能决定考官们对考生的第一印象。

太学的考试换做是后世,那就是文科,这个时候也没有选择题,没有填空题。

也就是说。

答案不是唯一的!

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就很大了,要是真的傻子也不会到这种地方来。

交白卷的可能性张远不敢打包票说没有,但是有一个肯定让滚一个,管你特么的背景是什么。

现在刘彻还没儿子,有了儿子也不会送到太学来,张远有这个底气说这句话。

更何况有了儿子也没什么所谓的,张远又不是不知道这位太子是个什么后果,当然若是有可能的话,张远不希望再见到那样的冤案发生。

张远要做的只是忠于刘彻,而不是对他的儿子效忠,聪明的人都会这样做,那些傻子才会在皇帝正身强力壮的时候直接投入到皇子们的怀抱当中。

到了正午,广场上也没有什么乱子发生,张远的耐心就被消磨干净了。

带着司马迁还有颜异从天禄阁上下去,直接就回到了府中用食。

当然这是张远这么做,其他的那些监考官还有吾丘寿王这几个主考官就没有去用食了。

他们可是把入学考试当成是一件轰动的大事情去做,一顿饭不吃也影响不了身体。

好在入学考试放在春日,这个时候比较凉快,不冷不热的。

长时间晒太阳也不会发生中暑的事情,而且太学没有准备饭食,却准备了饮用的水源。

太阳开始慢慢的从头顶往西边偏移,要不了多久的时间,钟鸣声再次响起。

考生们听见之后加快了作答的速度,接下来一旦钟声再响一次,那么考试就算是结束了。

“咚嗡”

宣告考试结束的钟声没有人考生们久等,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过去了。

一百多位监考官一同大声喝道。

“考试结束,所有考生停止作答,立于案桌左侧,等待监考官收录考卷!”

有人不甘心想多写一些,张远借来的宫卫在这个时候就派上了用场,被宫卫架起来的考生不在少数。

也有人老老实实的放了手中的毛笔,恭恭敬敬的站在案桌的一旁,等到监考官收卷。

基本上每个监考官怀中都抱了有十多卷竹简,这重量可不算轻,所有的竹简全都送到了广场左侧的偏殿之中,等待讲师们前去批卷。

吾丘寿王见所有的竹简都被送走了,这才站起了身子,走到高台之上,让所有的考生都能够看到他。

孔安国还有吕步舒也赶紧迈步跟了上去,这可是个露脸的好机会,让考生们都看到自己,将来说不定凭借面熟这一点就能够收到不少的学生。

“诸位学子,今日太学举办的入学考试算是结束了,接下来学子们还需在杜县再等上七日。

七日之后落榜者的名单,将在四处城门内张贴,名单上要是没有你们的名字,那我就要恭喜你们能够进入到太学,成为一名太学学子。

要是名单上有你们的名字,我在此对那些落榜的学子说声抱歉,可能不是你们不行,只是太学不是太适合你们罢了。

若是想为大汉效力还有许多其他的途径,例如从军等等。

诸位现在请回吧!”

说完,吾丘寿王扭头就走,孔安国跟吕步舒也没有多作停留。

科举考试是考上了的人才能够入榜,最大限度的给那些落榜的学子留了颜面,但是那也是因为落榜的人数实在是太多,能够中举甚至中进士的人太少造成的。

这四千多太学考生,顶多刷掉十分之一的人,他们这一批再废物一点撑死了也就十分之二。

那是记录那些考上了的学子名单,不是平白的添加工作量么。

三千多个名字甚至四千多个名字多浪费纸张啊。

要是碰上同名的,张远也不怕,每个考生他还打算加上籍贯,要是相同的籍贯还是有同名的,可以直接来太学询问。

这点方便,张远还是愿意给这些人的。

七日的等待时间,这段时间内又能够直接亦或是间接的为杜县的繁荣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

那些考生们还有太学的官吏要是知道,张远最大的目的不是为了招生,而是让杜县变得更加繁荣,也不知道心底会怎么想。

张远有时候经常想,大汉的军事需要他么?

有卫青跟霍去病其实就够了。

农业他已经贡献了最大的力量,不管是在什么地方,要真的想要种植土豆,什么样的土壤都是能够种活的,活命不成问题。

教育他现在就在做,虽然没有尽全部的心思,但也分出了很大的一部分精力。

至于经济

说句不好意思甚至要招人骂的话,张远觉得这个时候的大汉没有经济这一说法。

货币都还混乱不堪,谈个什么经济呢。

这种停留在自给自足层面的经济,才是张远想要真正改变的。

商业交换还是太少,而且地位不平等。

普通百姓能够交换的对象都是拥有大片粮田的富裕地主。

许多农民因此身负重债而被迫成为了地主阶层的长工亦或者是佃户。

后来刘彻为了杜绝商人继续做大,说白一点就是刘彻他没钱了,看见商人赚钱眼红了,就直接搞了国家垄断政策,也就是常说的‘盐铁令’。

这对于经济发展有好处么,说白了一点好处都没有。

桑弘羊不过是一个为皇帝捞钱的官员,当真算不了什么。

张远想的就是以杜县当做是一个试点,然后看一看,能不能先盘活一个地区的经济,使之出现商品经济,然后慢慢的向其他城市推广。

让刘彻发现,经济盘活之后,资源开始流通,国家可以收到更多的赋税,这样将来因为长期战争出现的困境也可能自然而然的不存在了。

相比较于教育而言,这一点可能在短期内最为重要。

所以大家都在关注入学考试的效果还有考生们的成绩时,张远在这七天的时间里,带着颜异还有司马迁一直在杜县各个地方观察着。

观察百姓们到底会因为这种外来人口变多而引起的变化会不会感觉到突兀,还有多少人会选择在成绩出来之后学子们不需要住的地方了,他们还会不会继续坚持下去。

这种事情现在必须要张远亲自去做,市场考核调查这种事情去跟太学那些官吏们说很可能他们都听不懂,再者那四千多考生的答卷也让太学没有什么多余的劳动力了。

最新小说: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皇叔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天空中一朵云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这个暴君,我养的!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我在大唐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