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走肾略微走心”的炮友?
罢了,还是随缘吧。
把太子脑补成炮友,感觉确实也太微妙了!
.
皇长子府里,孙氏回府后歇了歇就料理起了日常琐事。
身边的宫人告诉她说,今儿个江宝林解了禁足,跑到她这儿哭来着,被几个宦官一道挡回去了。
孙氏冷笑了声:“挡得好,再来还挡。”
江宝林有什么可哭的?觉得被降位份心里不痛快么?
是,她开口要求皇长子把江氏从侧妃的位子上压下去,的确主要是因为私心。
可反过来说,这么一个大篓子,是不是江氏的爹捅的?她爹随手挖个坑就拉着皇长子一起跳,还想让自家女儿在皇长子的府里作威作福?
天下就没有这样的道理。
她有这个闲工夫来哭,不如回娘家跟她爹哭去,让她爹赶紧把该揽的罪名揽了,别胡乱攀咬。
孙氏懒得为此多挂心,揉着太阳穴缓了缓,只问:“殿下今晚过不过来?”
“过来,过来!”身边的宦官满面喜色,“早就叫人传了话了,估计一会儿就到。”
行,那她正好想想一会儿怎么回话。
今儿在东宫她得到了两个答复,一个是楚奉仪给的,和她预料中的说法差不多——她说她会禀给太子,然后由太子秉公处置;另一个是太子妃给的,太子妃大包大揽地说让他们放心,没事。
要按身份地位来说,孙氏觉得该信太子妃,一个末等的奉仪和太子妃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可她回来时思量了一路,现下又琢磨了半晌,还是觉得楚氏的话更可信。
怎么说呢?太子妃实在把话说得太满了,满得让她无法相信太子妃有那样的本事。
而且太子虽然年轻,但从不是不明理。他们夫妻关系就是再好,她也不觉得太子会连朝政都随随便便听太子妃的话。如是那样,他这个太子可真是白当了。
所以相比之下,还是楚奉仪的话更可靠一些。她把楚奉仪的话回给皇长子,就算太子妃真把太子劝住了,也不算她说错。
是以等太子到了孙氏房里,孙氏便回说:“臣妾今儿个去东宫了,东宫那边说会把臣妾的话回给太子,请太子秉公处事。”
果然,皇长子也没觉得这答复有什么不好,锁着眉点了点头:“那我就等太子的信儿了。”
.
东宫之中,沈晰让东宫官们照常查江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