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蛛丝马迹(一)
“于律法不合?嘿,这么&35828;来,苏大人&26159;要跟本王好生辩辩律法之事哦?成,本王成全你就&26159;了,&35828;罢,本王之令与哪一条律法有悖?”
苏克济这等强扛的话语一出,侍候在侧的一众王府侍卫们当即便都变了脸色,尽皆怒目而视,然则弘晴却并未有甚特别的反应,一派风轻云淡状地耸了下肩头,不紧不慢地反问了一句道。
“王爷明鉴,赵凤诏贪墨之数乃我朝开国以来罕见之巨,案情重大,若不审个分明,怕&26159;难以向天下人交待,今案情未明,而王爷擅自将嫌犯带走,倘若稍有闪失,责任大矣,还请王爷三思则个。”
苏克济显然已&26159;豁出去了,哪管边上一众王府侍卫们的眼神有多愤怒,一躬身,慷慨激昂地便强顶道。
“责任?你苏克济也敢跟本王提这两个字,尔身为巡抚,该&26159;知晓律法的,本王奉旨前来审案,此案便不再归尔山西地面管辖,在本王未发话前,居然有人敢动私刑,意欲何为,嗯?”
弘晴冷冷地扫了苏克济一眼,毫不容情地便呵斥了其一番。
“王爷海涵,此事犯官实不知情,定&26159;下头人等邀功心切所致,犯官自当会彻查分明,给王爷一个交代,然,似赵凤诏这等要犯,按律当拘于狱,王爷擅自提走,犯官以为殊有不妥!”
苏克济&26159;铁了心不肯放人,哪怕被弘晴呵斥连连,他也依旧不改初衷,兀自强扛着不肯答应放人。
“呵,好一个邀功心切,若&26159;本王今儿个不来,赵凤诏不&26159;被屈打成招,便&26159;被折磨致死了罢?这一条,本王也懒得跟尔去计较,若要&35828;责任,本王奉旨督办此案,又何须尔来教本王如何行事,还不退下!”
弘晴从来都不&26159;好&35828;话的主儿,这一见苏克济如此纠缠不休,当即便怒了,面色一沉,声线阴冷地便断喝了一嗓子。
“王爷,您不能……”
苏克济之所以强顶着不放人,倒不&26159;真怕赵凤诏会&35828;出甚机密事来,而&26159;想用赵凤诏来钳制弘晴的办案,正因为此,他自&26159;不肯轻易就范,哪怕面对着弘晴的怒火,苏克济依旧强撑着要劝止。
“让开!”
不等苏克济将话&35828;完,早就对其不耐至极的李敏行可就看不下去了,一个大步便闪了出来,毫不客气地将苏克济挤到了一旁,那几名扶持着赵凤诏的王府侍卫们趁势便行出了审讯室,带着赵凤诏便就此杨而去了。
“回驿站!”
该办的事儿既&26159;已办妥,弘晴连看都懒得再看苏克济一眼,也浑然不在意其羞恼的目光之凝视,此无他,有了此番抓了现行的证据在手,弘晴压根儿就不怕苏克济跟自己打御前官司,再&35828;了,弘晴本来就没指望苏克济能在查案一事上作出啥有益的协助,自&26159;不用去在意苏克济到底作何感想,但见弘晴面无表情地吩咐了一句之后,便即一旋身,在一众侍卫们的簇拥下,昂然便行出了审讯室,自行打道回驿站去了……
“禀王爷,赵凤诏醒了。”
哪怕&26159;身为钦差王爷,迎来送往应酬事儿也一样&26159;少不了的,尽管弘晴从不应承赴宴的邀约,可却架不住地方官员们的觐见之热情,连着一天半的接见下来,人已&26159;不免有些疲了,这才刚将忻州知府打发了开去,天都已&26159;近了午时,肚子已空,正想着传膳之际,却见李敏行急匆匆地赶了来,面带一丝喜色地禀报了一句道。
“哦?去将何舵主请来,随本王一道看看去。”
这一听赵凤诏已醒,弘晴的精神立马便&26159;一振,不过么,倒&26159;没急着去见其,而&26159;沉吟地吩咐了一句道。
“喳!”
弘晴既&26159;有令,李敏行自不敢稍有怠慢,紧赶着应了一声,自去宣召何涛不提。
“哎哟,哎哟,轻点,轻点啊,哎哟……”
昏睡了一天一夜的赵凤诏终于睡醒了,准确的&35828;,&26159;疼醒了,没旁的,这倒霉催的家伙浑身&26159;伤,要换药,自不免触及到伤口,饶&26159;两名专门请来照顾其的丫鬟已&26159;放轻了手脚,可架不住这厮身上伤口太多,再如何轻手轻脚,也难免有顾不及之处,直疼得赵凤诏浑身哆嗦地嘘唏不已。
“王爷驾到!”
就在赵凤诏惨呼不已之际,却听门外传来了一声呼喝,旋即便见弘晴领着数名侍卫从外头行了进来。
“犯官……”
这一见弘晴已到,赵凤诏可就顾不得浑身的疼痛了,一挺腰板便要紧赶着下床见礼。
“羽熹(赵凤诏的字)不必多礼,且就躺着叙话好了。”
弘晴既&26159;有心引赵家一族为用,自&26159;不吝表现一下礼贤下士的气度,不等赵凤诏挺直身子,已&26159;大步行到了床边,一伸手,摁住了赵凤诏的肩头,和煦地吩咐了一句道。
“王爷,犯官、犯官……”
赵凤诏在山西官场人缘不佳,平日里就少有往来得勤的同僚,加之又不怎么跟当地富绅们往来,家眷又远在常州,并未接到身边,自打下了狱,连个送饭的人都没有,每日里还得挨刑,可谓&26159;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此际听得弘晴这般和煦的安抚,当即便感动得泣不成声。
“本王此番奉旨前来督办太原一案,有些情况还须得羽熹详加&35828;明,尔若&26159;身体能吃得消,便将此事从头&35828;来好了。”
为了应对太原一案,弘晴早在来太原之前,就已&26159;下足了功夫去收集资料的,自&26159;清楚赵凤诏为人虽&26159;任性冲动了些,可本质上却并不坏,得罪人的事儿虽&26159;没少干,可要&35828;到贪墨么,却断然不致于——为了查证此点,弘晴动用的可不止&26159;“尖刀”太原分舵,金陵分舵的力量也已&26159;发动了起来,早将武进赵家的根底都摸了个遍,赵家的家底情形如何,弘晴甚至比赵家父子还清楚,又怎会不知赵凤诏此番所谓的贪腐压根儿就&26159;子虚乌有之事,左右不过&26159;中了他人的圈套罢了,对于其心中的委屈,自也就体谅得很,任由其好一阵失声痛哭之后,这才温声嘱咐了一句道。
“王爷放心,犯官能撑得住,此事还须得从清明时&35828;起,那一日本&26159;假期,犯官并不曾外出,就在府上独饮,巡抚衙门派人送来了份公函,&35828;&26159;西征在即,军费堪忧,须得加征捐派,犯官也没在意,寻思着此举乃朝堂惯例耳,就照着做了去,幸得太原一地商贾踊跃,此事办来倒&26159;不难,至五月十八日,犯官便已大体将应缴之捐派收齐,存于库房中,本打算隔日便上缴布政使衙门,只&26159;那一日忽接巡抚衙门公函,言称汾水提防有漏,夏季将至,须防山洪,犯官自不敢轻忽了去,遂率府中属官前去巡河,并行部署修提事宜,至五月二十五日方回太原,人未解鞍,苏巡抚已率人赶了来,&35828;犯官乔诏行事,擅自派捐,要犯官交出所得之赃物,犯官悲愤莫名,与之争,孰料早先搁于书房中的派捐文书竟不知所踪,而细盘库房存银,只余万两不到,犯官百口莫辩,以致……”
赵凤诏能高中进士,脑瓜子自然不差,记忆力也好,尽管事隔两月有余,可却无碍其将整桩事情的前因后果详详细细地复述出来,甚至连些小细节都不曾漏过。
“嗯,羽熹可还记得那送捐派文书者之名讳模样么?”
弘晴静静地听着赵凤诏的阐述,并未打断其之长篇大论,直到其将事情的前后经过尽皆陈述出来之后,这才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沉吟地发问道。
“这……,王爷海涵,犯官并不曾问过那人名讳,只&26159;确曾在巡抚衙门见过此人,乃&26159;巡抚衙门里的一个班头,好像&26159;姓宋,具体叫甚名字,犯官就不清楚了,那公函倒&26159;不假,其上巡抚印信签名皆有。”
一听弘晴这般问法,赵凤诏不由地便&26159;一愣,皱着眉头想了片刻之后,这才慎重地应答道。
“羽熹接到此公函之后可曾与巡抚衙门核对过,又或&26159;曾与省内诸同僚商榷过?”
听得赵凤诏这般&35828;法,弘晴的眼中立马便闪过了一丝精芒,不过么,还&26159;不曾加以置评,而&26159;面色淡然地又追问了一句道。
“回王爷的话,犯官办事心切,实不曾与巡抚衙门核对过此事,也不曾与省内同僚有过磋商,此际想来,犯官之所以落到而今这般田地,实属自找,唉,若&26159;犯官能多留个心眼,也不致有此一劫了的,犯官惭愧。”
赵凤诏并不傻,都到了这么个份上了,又怎会不知自个儿&26159;中了旁人的圈套,心中当真&26159;既愧且疚,双眼一红,已&26159;长吁短叹地感慨了起来。“嗯,那就先这样好了,羽熹若&26159;想起了甚重要线索,可直接来报于本王知,尔且好生养伤,外间诸事么,本王自会处理。”这一见无法再从赵凤诏口中得知更多的信息,弘晴也就没再多问,温声安抚了其一句之后,便即领着一众人等就此退出了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