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优点不少,比如它风帆为硬帆,操作便捷,不需要太多的水手,仓储部分也很大,货运量大带来了更多的利润。
但是它都缺点也不少,因为它采用东方海船“V”型结构,在深海贸易当中稳定性较差,而且不能批量装备大火力火炮作为防御武器,其遭受海贼等反抗能力自然也就差了。
又因为东方硬帆设计,在风力利用上也比西式海船还要差上一筹,体现在海船性能上就是整体航速不快,更容易被以机动性著称的海贼追击,也不容易躲避速度奇快的大海风暴等中心区域。
故而,如果洪门想要自己开辟美洲航线的话,那么就需要自己建造几艘以西方海船为样本的商船。
这对于洪门团队来说,其实难度虽有,可是也并不算太大,有了研制出“杨帆式”战船的前车之鉴以后,西方造船技术的精髓洪门造船厂杨志他们已经了解得七七八八了。
唯一的困难在于,像这种跨远洋贸易的海船,若是建造的话,那就得往越大建造才越划算了,就比如西班牙人他们差不多平均两年才往返一次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航线,其船只大小几乎都不逊色于大明朝两千料海船,甚至尤有过之,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增加其运载量,获得丰厚的远洋贸易利润。
而洪门“杨帆式”战船,虽然比洪门曾经的主力战船四百料战船要庞大得多,可是最大也不超过千料海船的规模,换算成现代海船的话,也就是三四百吨而已,用于远洋贸易的话怕是有些不够看的。
因而,李天养又把难题甩给了杨志他们造船厂,这几年来,从开始批量生产“杨帆式”战船开始,洪门最优秀的造船师傅差不多都被杨志給收入了麾下,就连研发院就按也没有几个这方面的人才。
杨志收纳这些造船人才的出发点,一来自然是想要帮助洪门尽快建造“杨帆式”战船,二来他也是未雨绸缪,为像今天李天养这样的要求做着准备。
毕竟是偷师人家西方人的造船技术,虽然很多关键技术洪门造船厂都已经从西方战船上摸索出来了,可是仍有不少技术是他们所没有搞清楚的,更别说利用“杨帆式”站出去呢都建造技术来制造更大规模的大船了。
要知道船体规模大上一圈,可不仅仅是按照原来的样式照猫画虎建造就可以了,否则的话西方欧洲人现在也不会仅有几个海洋强国能够建造超过两千吨规模的一级战列舰了。
李天养的要求,加上这几年来杨志他们苦心孤诣的研究和开发,让他们早有准备地开始建造属于洪门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