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十一章:诸事落毕

第二十一章:诸事落毕(1 / 1)

一骑踏破神都天光乍起的静谧,而后一道石破天惊的消息在神都中流传出来。

“听说了吗?江南有人谋逆,袭击洛王座驾。”

“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竟然敢如此?”

“定然是洛王在江南真的查出了什么,于是狗急跳墙,一不做二不休。”

“一定就是如此,不知道陛下会怎么做。”

“那肯定是派出大军镇压,这可是公然造反谋逆。”

“你们不要太小看洛王啊,区区江南谋逆,洛王恐怕覆手间就能平定。”

流言在街头巷尾传播着,茶肆酒楼间的百姓相互交谈着。

从天后年间,严格的宵禁制度就渐渐被废除。

直到纸币出现,发达的商品经济顺其自然的催生出了市民阶层。

大唐百姓拥有比官员更广阔的言论自由,街头巷尾聊这些东西是常态。

同比较放松,仅仅将这些事当作茶余饭后谈资的百姓不同,神都城中的权贵却神情高度紧张。

尤其是出身江南和岭南的权贵官吏,他们最是清楚谋逆刺杀洛王这件政治事件,有多么的恐怖,会掀起多大的政治风暴,很担心这件事牵连到自己身上。

天子李圣一自然是愤怒无比,但洛圣夕给他呈递上来的奏章,却和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

……

洛圣夕行事一向谨慎,不可能在江南出事,江南士族也不可能蠢到在江南这片土地上,让洛圣夕出事。

江南士族的罪行,大部分只是走私而已。

如果放在高宗皇帝以前,这种走私当然是大罪,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走私并不算是会抄家灭族的大事,封建贵族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是不一样的。

只要不明目张胆的造反,走私最多也就是把领头的人杀掉而已,况且这些贵族大多数都有白手套,只要补上税,很多人都能够全身而退。

朝廷不可能因为一个走私的罪名,就把江南逼反,若是江南、岭南和中南联合起来造反,那代价就太过于得不偿失了。

但刺杀事件的确是出现了。

洛圣夕在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利益完全和宋国站在一起的人身上。

他认为这是典型的借刀杀人。

目的并不是真的杀掉自己,而是借着这件事,坑死江南贵族。

宋国贵族和江南贵族虽然合作,但实际上却是有仇的,宋国大量的权柄和财富,都被来自江南的外人所侵占。

有一批宋国土生土长的贵族,早就想着夺回这部分权力,但实力不够。

毕竟这些江南门阀都是大型跨国集团,不仅在宋国中树大根深,在中原也有强大的实力,还能影响江南官方对宋国的政策。

而且江南门阀互相联姻,盘根错节,联合起来的军队,是宋国本地权贵所难以撼动的。

只有皇室。

神都的皇室,那位权力无限的天子,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清除这些江南门阀,能把整个江南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漂橹。

而且。

最可怕就是这不仅仅是宋国贵族做的,还有中原贵族夹杂在其中。

经过数十年的开拓,宋国已经建立起了几座非常繁华的城市,开垦出了大片的良田,再加上宋国的政治环境更加安全,有的江南贵族已经准备将家族基业转移到宋国。

中原内部也是各种争权夺利,江南鱼米之乡,士族门阀豪富,谁不眼热,淮北、河北,多的是人想要将手伸到江南来。

皇权就是一把刀,很多时候君主以为凭借着自己的自由意志挥出了刀,但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是做了别人的刀,对于如何利用皇权这把刀,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老狐狸们都心知肚明。

李圣一这位天子的确算是有手段,但大唐建国以来,从太宗皇帝开始,每一位君王都颇有手段,能完好活到现在,还在政坛上蹦跶的,没有闲人,都是高手。

所以虽然遭受刺杀,但洛圣夕克制住了自己的愤怒,只诛杀了一些人,没有直接株连,否则一旦大开杀戒,江南这池水就会被搅浑,那想要再查出来一些事就不容易了。

等他把这件事查个底朝天,就让那些在背后出手的人,后悔来到这個世上。

洛圣夕给李圣一写的奏章,也是在说让李圣一不要过于愤怒,大局为重。

洛圣夕来到江南的主要目的是清查江南和宋国一事,他身上还背负着一个重任,那就是重建安南节度使衙门。

现任安南节度使在事情败露的第一时间就乘船逃往宋国,现在据说是失踪了,洛圣夕知道他肯定就在宋国中,只不过被包庇起来。

重建安南节度使衙门是非常关键的事情,现在的安南节度使衙门从上到下,已经彻底和宋国利益连为一体了。

五年一换的节度使,结果竟然没有一个人向朝廷说明这里的情况。

这说明什么?

仅仅换一个节度使已经完全掌握不了这里,任何不按照这里规则走的人,都会消失,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会有三任节度使在这里殉职了。

所以必须从上到下,将整个衙门,从牙兵到牙将,到文书官吏,全部替换掉才行。

一个御敌于外的衙门,竟然变成了沟通内外的衙门,真可谓是一场莫大的笑话。

离开洛阳的时候,洛圣夕就知道,朝廷要在广州设置商行衙门,以后总理对外的商贸等事,这同样要求,对安南节度使衙门进行清理。

他肩上的责任之重,几乎是要塑造大唐南方未来数十年的形态。

……

真相大白于中原朝廷的时候,宋国中的氛围却相当的两极化,有的人惶惶不可终日,只觉得天都要塌了,认为朝廷一定不可能善罢甘休,宋国恐怕是要和中原开战了。

但也有人松了一口气,既而跃跃欲试,认为这是个和中原摊牌的好机会。

以宋国距离中原的距离,以及中原到宋国的山高路远,后勤之困难,中原根本就不可能派出大军来征讨,况且中原若是真的要和宋国死磕,那北边的燕国难道就放任吗?

综上所述,宋国中许多人都认为,朝廷最多就是表面上和宋国争锋,但实际上却没有解决这里问题的能力。

毕竟宋国的问题不至于让中原死磕,他们还是尊崇大唐天子的,他们做事也不会走到和中原彻底翻脸的地步,现在的中原,的确不是宋国所能够比拟的,宋国还需要更久的发展。

宋国在不断小心翼翼的试探中原的底线,而中原朝廷则对于宋国问题有清晰的看待,从政治上打压,在经济上相连,这就是李圣一和洛圣夕商议了许多之后商议出来的解决法门。

牢牢的控制住宋国的宗主权,让宋国的政治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等待夺回权力的机会,况且宋国人不是喜欢做生意嘛。

皇商和洛商,以后可以多多的往宋国去,既然宋国现在商人地位这么高,那倒要看看宋国权贵,敢不敢对皇商和洛氏商行动手。

以及最重要的洛氏钱行,现在洛氏钱行肯定要大量进入宋国去,倒要看看以后是本地的钱行发展好,还是洛氏钱行会侵吞本地的钱行份额。

严厉打击江南和岭南,继而代替江南和岭南渗透宋国,用宋国的规则来控制宋国,这是另外一种控制宋国的办法。

……

洛圣夕在江南一待就是一年,虽然嘴上说着少杀慎杀,但最终还是有一大批人人头落地。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萧氏,作为江南最鼎盛的豪门之一,萧氏在这件事中参与是最深的,有不少事情都已经完全突破了洛圣夕的底线。

在江南有许多百姓都被人牙子卖到了宋国中,这种公然贩卖在户百姓的行为,只能说是利欲熏心。

明光五年,洛圣夕终于将江南清理了一遍,江南士族在这一次的清理中,损失惨重,这些年所积累的财富,大部分都被抄家没收,洛圣夕可没有一点心软,这些犯事的大族,基本上都在宋国中,还有家业,而且是可以钱生钱的家业。

如果不是防止江南大族狗急跳墙,洛圣夕会将他们最后一点财富都榨出来,而不是现在这样,还留了一点余地。

洛圣夕没有耽搁,车架继续向南而去,这是他时隔很多很多年,再次来到岭南。

当初来岭南,只是匆匆而过,那个时候,完全没想到岭南这么一个在帝国版图中,并不算是如何出众的偏僻地方,神都的人叫这里乡下,竟然会隐藏着这么大的事情。

当洛圣夕踏进广州城时,只觉一切都恍如隔世,这里给他和天子的惊喜,可真是太大了。

……

李圣一在神都处理政务,同时一直在关注着洛圣夕的事态发展,就连天竺那边的事情,他都有些顾不上了。

洛圣夕在江南待了那么久,这件事自然传的到处都是。

其他的王公知道了这件事后,先是茫然,而后就是神情复杂。

尤其是燕国的王公。

望着毡帐外的牛羊,看看手上干裂的皮肤,再回想一下寒冰风雪,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愤恨,还是这群南方人会享受,我们在这里放羊受冻,他们竟然过得这么舒服。

最破防的就是燕王,在诸王中,就属燕王的实力最强,控弦百万,但是现在看来,就属他过得最不舒服,分到的土地最是贫瘠和严寒。

“来人。”

越想越不爽的燕王将自己的奴仆唤进来,高声道:“去给神都的那位天子上奏章,就说草原上又发生了风雪,牛羊冻死,需要更多的粮草。”

等到信使出发,燕王才摩挲着手中的金刀,望了望南国的方向,又往东西望了两眼,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决定算了,真不能打,只能勉强要些粮草度日。

燕国算是现在诸国中,最特殊的一个,其他诸国都是农耕国家,尤其是楚国、宋国、齐国、卫国这些国家,是纯粹的农耕国家,甚至楚国和宋国,土地条件比中原还要好。

就连跑的最远的秦国,也发掘出了大片可以耕作的土地,变成了半农耕半游牧的国家。

只有燕国分到的漠北,是完全不能种地,只能放牧,而且环境恶劣,在历史上,每次气候不好的时候,就要南下到中原抢掠。

现在当然不能抢掠了,但草原上的气候可不会因为汉人占据了这里,就会改变,依旧是一场接着一场的雪,让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苦不堪言。

至于解决方法,就是从中原要赈灾补助,中原赈灾,燕国当然就不闹事,中原如果不赈灾的话,那燕国就要南下自己拿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让燕国好好活着,那大家都一起活着,燕国要是活不了,中原也别想好过。

燕国这种完全不能自给自足的天然环境,才是中原一直忌惮它的根本原因。

燕国就是一个一直需要中原补贴的国家,大唐朝廷不仅每年给燕国送去大量的粮食和布帛,还按照人头送去纸币,以便让燕国进行交易,毕竟燕国实在是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根本就没有交换价值,在商品经济中,根本就参与不进来。

但不让燕国参与又不可能,他虽然穷,但架不住他又有实力又横,架不住他对于大唐还是很有用的,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形势。

太平给李圣一留下了一个太平盛世,但绝不是说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些都是比较大的问题,而且非常不好解决,只能暂时拖着,万一以后就有人能解决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呢。

……

明光七年,洛圣夕在广州等到了宋国将前任安南节度使送回来,这个畏罪潜逃的大唐高官,最后还是难逃大唐的制裁,他成了宋国和大唐间博弈的弃子,洛圣夕在新建立的安南节度使衙门之前,将他凌迟,震慑所有的官员。

在最后,洛圣夕没有进入宋国,他只是将大批江南士族都流放到了宋国中,他要给当初已经颇为平衡的宋国,再填一把火,同样趁着这个机会,在宋国的政坛中攻城略地。

当然,对于他当初的刺杀,洛圣夕大致查出了一部分人,其中甚至有宋王的外戚和宗族参与其中。

这件事到这里就非常清楚了,这的确不是一场针对洛圣夕的刺杀,他们只是单纯要引起朝廷震怒。

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无法善了,参与到这件事中的人,为了防止牵扯更大,没有进入大唐接受最后的罪行确认,就纷纷在宋国中自杀,洛圣夕没有去宋国就是猜到了这样的结局,他翻看了一下,确认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都已经死了,就不再追究,于是这起针对钦差的刺杀案,就这样彻底结束。

……

洛圣夕回到神都之后,就直接进了皇宫,兄弟二人一番聊天之后,才聊起了如今天下的形势。

李圣一叹了一口气,“阿夕,之前刚刚接手大唐的时候,朕踌躇满志,觉得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自己创造伟业的,但是现在看来,却不是这样,朕好像什么都能做,但又什么都做不了。”

洛圣夕也有同感,“想要做一个圣君就是这样的,总是要顾虑许多的东西,如果真的能随便杀人的话,那事情反而简单了,但如果代价是破坏现在的政治氛围的话,那实在是太不值得了,毕竟这不是乱世的时候。”

从太平登上皇位后,大唐就一直都立志于打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事,都按照规矩行事,让所有人都能够安安心心的工作,而不是生活在白色恐怖中,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担心自己什么时候回死。

如果一个社会环境让人静不下来心,那就不可能会有什么发展,当官的不好好当官,每天都想着怎么活下去,那还怎么处理政务,还怎么判案,还怎么去给老百姓办事。

但这种政治环境的打造,势必要放弃一部分皇权。

这次江南之事,如果是一位独断的皇帝,那肯定就从北杀到南,甚至不惜在江南以及宋国来一场战争了,但那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李圣一虽然性格比较刚强,但他恰恰不是那样的皇帝。

他做事比较注重道理。

他的目标是杀了人之后,让被杀的那个人,也要觉得自己该死,天下人只会称赞他,而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公平。

建立这样一个氛围,这便是李圣一认为自己能够为这个天下所做的最大的功绩。

李圣一随意的躺着,手中还拿着酒壶,“只要按照现在的办法做下去,这个天下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在朕的有生之年,如果能够将天竺彻底攻下来,那就足够了。

这些年燕国要的粮食越来越多了,不知道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是真的草原上又开始灾难多发,还是怎么回事。”

洛圣夕猛然想起自己先前忘记了什么事情。

此刻听到李圣一所言,他立刻坐起来,沉声道:“陛下,臣有一些极其重要的话要说,这些话关系到未来大唐一两百年。”

李圣一很少见到洛圣夕这么严肃的状态,连忙坐起身来,“阿夕,你说,朕在这里听着,需要将宰相们都唤来吗?”

洛圣夕摇摇头道:“宰相们就不用了,这种事说了他们也听不懂。

这是先前国师老祖宗说过的事情。”

李圣一闻言更是直接坐直了身子,国师说的话,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洛圣夕缓缓开口道:“陛下,你还记得之前母亲和父亲给我们两个讲过,为什么会出现吐蕃这个帝国吗?”

虽然现在吐蕃已经灰飞烟灭,但现在的高原上,依旧有大量的人口繁衍,李圣一点头道:“当然记得,父亲说过,以前的雪域高原没有帝国出现,是因为天气冷,不能种地,所以养不了那么多的人口,而现在的雪域高原上热,所以有这么多的人口,人口多,就形成了强大的帝国,辽东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以前辽东是从来没有过那么多人口。”

现在的大唐因为占据了天竺和中南这样的土地,从南到北各种不同的土地,洛氏已经知道了,比较温暖的的地方,下雨多的地方,才能够种地,从南到北,天气越来越冷,而且下雨也减少,所以漠北种不了地,这已经有些后世四百厘米等降水线的意思。

只是没有精准的仪器进行测量罢了。

洛圣夕接着说道:“正是如此,因为天下的温度比以前高了,就算是高了一点,但对于天气气候的影响却很是显著,所以现在很多地方都雨水充沛,适宜耕作,这种温度通常是用百年为时间的。

老祖宗说过,现在是温暖最高的时候,之后气候就会再次渐渐降低,等到了那个时候,雪域高原就会再次变得不适合人生存,现在的雪域高原能生存一千多万人,以后可能就只能生存一百多万了,大量的湖泊都会消失。

到时候辽东也是这样,粮食的产量肯定是会降低,就算是降低三分之一,那就代表着三分之一的人口不能生存。

而且这种气候肯定会影响到中原。”

洛圣夕仅仅说到这里,李圣一的脸色就已经大变,他已经想到了其他的事情,“如果漠北遭遇天灾,又解决不了的话,那岂不是会南下?

如果按照阿夕你的说法,到时候中原也肯定会有天灾发生,只要雨水下的稍微少一些,那就一定会有地方干旱,如果到时候没有足够的粮草给燕国赈灾。

那后果……”

洛圣夕接话沉重道:“不堪设想!”

李圣一被洛圣夕所说的未来震撼到了,他急声道:“那阿夕你有什么办法吗?既然是温暖变低,那我们能不能让温度升高,比如在天下各处都点上火把。”

洛圣夕被李圣一的这个异想天开直接没绷住,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李圣一也知道自己刚才说的太过于荒谬,摆了摆手。

洛圣夕沉声道:“这是上天的领域,不是我们人所能够干涉的,如果真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大力的开发现在的土地,以后等中原以及北方遭遇旱灾的时候,好歹还有南方作为后盾。

天竺和中南这两块宝地,能够一年三熟,这或许就是大唐未来能够度过危机的保障。

陛下,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对天竺和中南的重视,还要再次提高,不能再一直都让中原和河北作为粮食重地了,您知道的,自古以来,华北平原就经常有天灾发生。

在华北平原之外,我们必须还有两个到三个粮仓,才能保证应对危机,如果真的同时这几个地方都出现天灾,那可能就真的是上天要灭亡大唐了。”

洛圣夕的意思很清楚,以前的诸夏基本上就靠着华北平原这个大矿和关中平原、蜀中平原这两个小矿在东亚称霸。

后来有了江南,但江南比不上华北平原,也就比关中强一点,不堪大用,还能只能在周围打转。

但现在有机会了,那就是中南和天竺,恒河平原几乎是华北平原面积的还多,华北平原一年一熟,恒河平原一年三熟,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土地。

既然这么好的土地落在了大唐手中,那不将这些土地作为分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洛圣夕是在让李圣一加大对这两块地方的资源投入。

以备不时之需。

以备必然会出现问题的未来。

李圣一却沉思着,没有直接给出答复,良久才缓缓说道:“阿夕,你说朝廷怎么才能够控制住恒河平原,雪域高原就是一道永远都绕不过去的坎啊,那个地方发展起来之后,真的能帮助中原吗?”

这就是李圣一的顾虑,一座雪域高原,让中原和天竺间,想要大规模通行,必须要经过中亚才行,这大大的增加了交通成本,尤其是粮食这种东西,走这么远,人吃马嚼的,怎么可能运的过来。

李圣一的担忧是很有道理的,在没有火车的年代,运送粮食到万里之外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关中长安被废弃,就是因为运粮不方便。

洛阳作为神都,就是因为有运河能够低成本运粮。

长安尚且嫌弃远,更不用说天竺。

洛圣夕却直接笑着说道:“陛下,臣有解决办法!

水运!”

水运?

李圣一精神一震。

洛圣夕笑道:“天竺临水,臣去看过,有上好的可以修建码头的地方,只要克服困难,我大唐的巨船,就可以从沿海出发,然后一路到达天竺。

天竺内部水网密布,到时候完全可以将粮食装到船上,然后再运回中原,水运几乎没有消耗,等到了中原,再通过运河等,就可以送往中原各地。”

“妙啊!”

李圣一拍手惊喜道:“水运,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既然商人们能从水中走,朕的军队能从海上走,那运粮船,当然也能从海上走。

看来继续发展有关于航海的技术,刻不容缓。

朕知道洛氏对此颇有研究,这件事交给洛氏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流云飞秀 且为谁嫁 师父在上:徒儿很乖张 嫡女庶心 异域天使女巫 废材狂妃:修罗嫡小姐 神婳 当嫁 明朝小夫妻 春红帐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