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十二章:大唐两百七十年

第二十二章:大唐两百七十年(1 / 1)

元祐皇帝登基,一上任,老天爷就送给了他一份大礼,淮河以北,连年大旱。

这一大旱,就是十年。

前两年还能通过前些年修建的水利工程度过,但后来大旱严重到就连河中的水都干涸了,到处都是黄干泥地,道道裂痕,宛如地龙翻身后的场景。

干瘦憔悴的百姓,就这样望着天,期盼着下点雨,但这种剧烈的气候变化,又怎么可能这么快而出现呢。

在大旱的这些年中,马六甲海峡中穿行的船只络绎不绝,几乎所有的船只都被征用,全部用来征收粮食。

幸好大唐早就有备案,这一百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开拓中南,现在基本上就连各个岛屿上,都插上了大唐的旗帜,天竺那边更是一路打穿。

这百多年的开荒相当的有效果,所以现在还能勉强维持,但即便如此,依旧让人觉得不安。

毕竟朝廷加在中南和天竺身上的天灾税,已经是以前的五倍,现在两地的贵族,已经出现了抵抗心思。

但朝廷也是没办法,总不能放任中原百姓就这么成为流民,或者饿死吧。

现在就是苦一苦楚国和宋国百姓,还有中原南方百姓,让中原北方百姓能活下去。

……

神都,皇宫天授殿。

“陛下,这些年草原上连年大雪,百姓的牛羊冻死的不计其数,还有瘟疫出现,苦不堪言,草原上的草也没有往年那么茂盛,去年的时候,本该是草木茂盛的季节,结果因为雪水化的太慢了,结果草只长了一个月,就开始褪去。”

“草原上的婴儿不能生存,来自中原的棉衣大多数都买不起,就连炭火也不好取材,还请陛下垂帘。”

“请陛下发粮,救我燕国百姓!”

大殿之中,哗啦啦跪着一片人,所有人都齐齐叩首在地面上,不住的向上首的大唐天子磕着头。

大唐天子李慎高坐御座之上,望着下首的宰相,“洛王,如今我大唐有多少存粮。”

洛星云上前一步,沉声道:“回陛下,受灾的年份实在是太久了,朝廷现在的存粮,已经是粮食夹杂着糠,吃下去饿的动不了了,即便如此,也只够北方百姓吃几个月的,如果在半年之后,天竺的粮食运不来,就连中原也保不住了。”

李慎闻言满脸无奈,“世子,你看,不是朕不给发粮,实在是大唐也没有存粮。

朕真的想给,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今之计只能是苦一苦燕国百姓,等今年丰收之后,再给燕国百姓赈灾送粮。”

燕王世子豁然抬起头来,咬着牙说道:“陛下,中原人口有一万万还要多的人口,我燕国只有五百万。

中原便是从牙缝中抠出一点来,也足够我燕国吃了,燕国不多要,只要有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五十万套棉衣,二十万石各类的药物,就能让燕国子民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还请陛下可怜百姓。

还请陛下可怜大唐百姓啊!”

异常气候对草原的摧残远远比对中原大,游牧是真正的靠天吃饭,他们甚至就连积累都做不到,不像是农耕,好歹还能依靠着往年的储备来渡过艰难。

虽然在连续十年的灾难面前,什么储备也有些可笑,但总之游牧好一些。

李慎叹口气,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诸位宰相,几乎所有人的眼中都是纠结,“诸卿,为之奈何啊。”

这可怎么办啊。

“陛下。”

最终还是洛星云站了出来,斩钉截铁的说道:“陛下,给燕国的粮食还是要给的,当此天下共艰难之时,应当要共克时艰,天下所有官吏的俸禄削减一成,诸家贵族的禄米取消,这些贵族和官吏,总还是不至于死的,大家一起凑一凑,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还是能凑的出来的。”

等到燕国世子千恩万谢的离开,李慎才略带着些忧愁道:“洛王,这削减各家和官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万一激起变动,后果不堪设想。”

洛星云又如何不知道呢,哀声道:“如今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现在不给燕国粮食,他们可不是坐以待毙,立刻就会南下和我们中原拼命。

单纯和燕国打仗还不怕,但就怕燕国一动,就给了另外几個国家可乘之机。

如果天竺和中南出事的话,那整个中原就全完了,会掀起前所未有的血腥风暴,至少中原的人口死到可以存活的地步,死到粮食够吃的地步。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大唐还在不在呢?谁又能说得准呢?”

洛星云的话让天子立刻升起了一身冷汗,现在的中南和天竺就是中原的两颗心脏,江南则是另外一颗小心脏,全靠这两个地方吊着命。

否则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早就遍地都是烽火,到处都是要活命的流民了,哪里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神都,大唐帝国还没有明显的崩溃迹象。

现在大唐帝国因为粮食问题正处于极致的走钢丝阶段,没人知道下一步大唐会走向何方。

如果李慎认识一个年号崇祯的皇帝,大概会相当的有共同语言。

其他的问题都好解决,但粮食这种问题,没有就是没有,就算是洛氏钱行能把钱玩出花来,能让国库里面充斥着钱。

但。

大唐本土加各个藩属国有两亿多的人口,但现在的产粮,就够两亿吃,如果不是帝国强大的统筹能力,能让大部分人只挨饿而不饿死的话,现在早就是饿殍满地了。

人口的膨胀比原先预想的还要高,之前计算到如今,人口大约有一亿六千万,结果现在人口却高达两亿四千万。

如果不是天灾等,这个数字还会继续飞速膨胀,再过一百年,按照之前的速度,人口就会膨胀到六亿以上,甚至七亿,仅仅是想一想,就感觉头皮发麻,这么多的人口,就算是太宗皇帝再世也不可能养活的了。

如今的大唐是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从中原到藩属国,都仿佛是坐在火山口,只要一点火星就会爆炸,然后把中原炸的粉身碎骨。

离开皇宫之后,洛星云就回到了洛王府,深深的叹息着,完全不知道该要怎么度过现在的危机,这不是人力所能够违逆的。

这些年中洛氏也不是没有努力,有关于气候方面的神器也用过,但对于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

建国两百多年的大唐,还能维持现在这样的和平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几乎在各个大的方位都有洛氏子弟坐镇,洛氏是真的把大唐当成自己的王朝来对待。

洛氏在如今的大唐,已经算是宗室,基本上洛氏嫡系只要出仕,用不了几年,就封国公,虽然这种爵位都不世袭,但大唐本来也没有几个世袭,然后封疆大吏的官职一封,这么多年下来,已经成为了惯例。

除了在中原和草原之外,在其他的地方,洛氏的声望现在都是天下无双,按照上一任天子的话来说,“现在能够维系藩属国的朝贡,全都是因为洛氏啊。”

这不算是夸张的话,洛氏子弟在大唐立下的累累功勋,数也数不清,几乎在最艰苦的地方,都能找到洛氏子弟的身影。

洛星云坐在府中沉思,未来到底应该怎么办的时候。

管家突然冲进来,急声道:“家主,宫中来人,唤您进宫,据说是有加急的战报而来。”

洛星云只觉眼前一黑,战报是现在他最不想听到的东西,他连忙匆匆进宫,他住的地方就在皇宫附近,其他的大臣还没有来,天子直接将战报给他看。

洛星云一看,更是五雷轰顶,那封战报很简单。

燕国贵族造反,燕王已经被杀!

燕国现在数十万人,已经从漠东草原向辽东而去,还有数十万人杀到了漠南草原,这完全就是要拼命一搏。

……

燕国中的形势实际上远远比燕王世子说的还要严重,但是燕王世子不敢说。

燕国这种纯粹的游牧国家,想要集权是很难的,就算是统一听从王庭的命令,但手底下注定会有大贵族的存在,因为牛羊总是要分散在不同人手中的。

在燕国中,除了燕王之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还有几个部落也非常的强大。

在燕国中,早就有人对燕王一脉的软弱不满,认为燕王一脉是在用燕国的名义来为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而且这种谋取利益的方式,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他们认为燕王属于投降派,在用整个燕国作为筹码去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在燕国中,尤其是在年轻人存在着一股思潮,“燕国人不是生来就应该生活在这个苦寒之地的,燕国有足够的力量,去夺取更温暖的空间,这片苦寒之地,也该让别人,比如生活在南国的那些贵族来待一待了。”

这个世界上思想才是最锋利的武器,在大唐一统天下交流各方的过程中,种种思潮再次爆发,可以说不比当初诸子百家要差。

只不过现在没有那种明确的各门各派而已,但从科举已经把大部分儒家经典废弃掉可以看出来,传统的儒家已经在渐渐被抛弃。

燕国中的政变又快又急,这些来自各家贵族的年轻子弟,各自率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的青年军,在燕国的首都哈拉和林发动了政变,燕王的亲卫队也被策反。

燕王被直接砍死,然后他们宣布接管哈拉和林,又将大唐派来的官吏斩杀殆尽,洛氏留在这里的钱行等分支,见势不妙赶紧溜走,虽然就算是不溜走,应该也不会死,毕竟钱行还是要合作的,但没有得到主家命令,是不可能合作的。

所以溜走是唯一的选择。

在政变之后,因为人心向背以及身份的原因,很快他们就接管了燕国超过一半的兵力。

当初汉末的那个燕国,就是因为整个国家都想要南下,于是就连皇帝都不敢说个不字,现在的燕国同样如此,燕国的自然环境太过于恶劣了,恶劣到他们祈求自己来生能够生在南国。

中原能给粮食活着的话,那也罢了,但实际上,就算是有粮食,草原上也还是会饿死很多人,这些人都是他们的铁杆支持者。

燕国的骑兵几乎是抱着决死的冲锋来到了漠南草原,这里同样受到了天灾的影响,但比起漠北来还是要好得多。

……

神都洛阳,没等其他人到齐,洛星云就直接厉声道:“陛下,这件事不可能再善了了,如果是燕王的话,这件事还能谈,但这些极端分子,是完全不能谈的,必须要严厉的打击他们,才能有后面的说法。”

在任何一个政治势力中,总是会分为鸽派和鹰派,从情感上,大多数人都比较喜欢强硬的鹰派,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划分的,在鸽派中也分为投降派和主和派,这两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投降派就不说了,主和派是主张对话解决,能不打仗就别打仗,对双方都不好,但如果迫不得已打仗的话,他们也不会手软。

在燕国中,燕王一脉就属于鸽派,主张和中原和平对话,对于现在的局势来看,这显然是更好的选择,而燕国中的鹰派,或者说,所有的鹰派,都比较极端,很多时候,没必要打仗的时候,他们也一定要往前冲。

洛星云就是看透了这一点,现在燕国既然被这些主战派所把持,那战争就不可能有机会停下,在这个时候还妄想和谈,那就是典型的绥靖。

只有给这些人迎头痛击,才能让他们冲动的头脑冷静下来,有一丝的可能走到谈判桌上。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永远都不会走到谈判桌上,通常对于主战派的结果,都是在战争之后全部干掉,然后和主和派谈判。

这个道理天子也是知道的,但他还是有些犹豫,“洛王,能不能派人再去谈一谈,我们之前不是已经答应给燕国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如果能不打仗,最好还是不要打仗。

之前你不是说过,如果我们和燕国打仗的话,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

洛星云心里都在滴血,但还是坚决的说道:“可以去谈一谈,但不要报什么希望,还是要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臣会派遣家族中的子弟,在一些关键的城池守好,陛下放心,大唐的国祚不会倒在这里。”

当听到大唐国祚的时候,天子才猛然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来进攻中原的人,不是李氏宗王,而是外姓,换句话说,现在不是李氏内部的内战了。

李慎猛然坐正了身子,将自己刚刚想到的告诉洛星云,洛星云点点头,“陛下刚才没想到吗?臣之所以说要严厉打击,就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乱臣贼子啊。”

李慎这下态度有些变化了,他在大殿上踱步,在思索着这件事,他觉得自己先前想的的确是有些太过于简单。

对于燕国的那些人来说,这可是造反,而且是贵族造反,自古以来都没有多少贵族造反还能够得到善终的。

“洛王你的意思是,他们一定要将朕这个皇位拉下去,才会罢休。”

洛星云理所当然的点点头,“造反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他们当然要拼尽全力的将陛下拖下水,将大唐掀翻才会罢休。

难道他们真的是为了燕国百姓而起兵的吗?

要知道,现在真正的为天下人所着想的,只有我们。”

李慎彻底被说服了。

“就按照洛王你说的,这件事稍后朕会召开御前会议。”

一旦有爆发战争的可能那整个帝国都要围绕着帝国而战。

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

很快帝国的大臣就都进了皇宫,在天子将当前的情况以及他和洛星云商议的事情告知之后,众人的脸色都是大变。

“陛下,现在实在是没有打仗的资本,我们可能就连一场战争需要的粮草都筹备不出来。”

战争对于粮草的损耗之大,是难以预料的,就算是在正常的年份里面,连续的战争也会让帝国空虚,更不用说,现在本就是空虚的情况。

“这燕国真是疯了,他们哪里还有什么余力打仗,如果这一场战争失败了,草原上会死无数的人。”

有大臣痛声骂道。

他说的一点都没错,燕国几乎是在赌国运了,为了这场战争,基本上整个燕国还存有的资源,包括牛羊等都被带了出来,如果不能从南国掠夺到足够物资的话,燕国很快就会陷入崩溃之中。

到了那个时候,大片大片的百姓都会饿死,现在的五百万人口,很可能会十不存一,大唐两百多年的发展成果,可能会毁于一旦。

至于从中原这里是否能够抢到东西,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还真的能。

在各个城池的府库中,都有送来的赈灾的粮食,只要夺取这些府库,就能够得到粮食和物资,对于体量比较小的燕国来说,只要能将帝国北境的那些城池都掠夺一遍,可能燕国就有活路。

但代价可能是大唐内就会有很多很多人死去。

这些粮食都是有份的,每少一份就代表着有一个人要饿死。

从更加极端的情况来看,少一份代表着不是一个人饿死,在争夺生存权的过程中,死的可能是十个人,一百个人,一直到所有人都觉得剩下的东西够活,战争才可能停下。

而且战争一旦开始,秩序就会崩坏,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现在大唐之所以还能走钢丝,是因为秩序还在,大唐还掌控着宏观的分粮,虽然在最基层肯定有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但大致上,粮草还是能分到该到的人手里。

如果秩序一旦打破,那人的本性立刻就会让一切都毁于一旦,人会倾向于存储足够往后生活的物资,在囤积物资的时候,一个人活着,可能就有五六个人活不了。

尤其是现在有朝廷强力镇压,实行军管,按需分配粮食,等到秩序一被破坏,那些高门富户,就会立刻将小民的生存权利剥夺殆尽。

洛星云绝对不会对那些高门贵族有丝毫的高估,包括李氏皇族,如果真的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会怎么选择呢?

这是一个现实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场战争,是不得不打的,难道我们就在这里束手就擒吗?那些贼子可是直接杀死了燕王,太嚣张了,完全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这是对大唐的挑衅。”

方才还试图和燕国媾和的天子,在意识到此次受到威胁的是自己的皇位后,立刻就转变了态度,这就是君王。

现在无论战争的代价是什么,他都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击败所有人。

见到天子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其他大臣只能同意,但是仗怎么打,也是有说法的。

首先就是抽调多少军队出去。

“陛下,军队太多的话,是绝对不行的,粮食根本就不能支撑我们使用太多的军队。”

“陛下,臣以为,对付燕国应该用耗的办法,让燕国自乱,只要能把燕国耗死,就算胜利。”

“可笑,燕国和我中原间有几千里的边境线,他们可以攻击我边境线上的任何城池,怎么把燕国耗死?”

“而且,燕国恐怕还存着用战争来消耗人口的想法,这也是北方常用的手段,我们反而后方不稳。”

这句话一说出来,殿中立刻就安静了。

这次打仗的地方都在那些北方的关隘,偏偏这次受灾的基本上都是北方,本来这些地方就不安稳,一旦打仗,肯定是要从这里就近抽调粮食的。

万一前面和燕国正打着仗,后方又出现大规模的造反怎么办?

单纯的造反还好说,但如果把后勤的来源断掉的话,那就算是坚城堡垒再坚固,也没有什么用处啊。

“诸卿爱卿觉得燕国攻下漠南后,最可能攻击哪里?”

“关中。”

几位将军异口同声的说道。

“攻下漠南后,直接南下关中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北方而来的敌人来说,通往关中的路途算是最好走的,而且关中距离中原比较偏远,运转粮食比较困难,在这里他们可谓是占尽便宜。”

“没错,至于辽东的那一支燕军则不用担心,他们可能只是单纯的防止安东节度使和他们开战,所以先下手为强罢了。

我大军可以直接乘坐运河前往蓟州,辽东方向的防守远比关中简单。”

天子听罢,“如果他们不从关中走的话,那就是要从云中、雁门等地直接进攻了,这里穿过太行山后,就可以到达洛阳,不过这一路上关隘众多,朕倒是不太担心。

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关中了,潼关很关键,要守好这里,以防止真的从关中冲过来,就在关中就地整编军队抵抗。

传令给河东郡王李克用,让他带着河东军守好我大唐的龙兴之地,万万不可有什么闪失,朕允许他自己在河东筹集粮草。”

说出这番话让李慎很难受,但又不得不说,在这种情况下,筹集粮草,就是把赈灾粮拿出来给军队用,那需要赈灾粮活命的百姓,自然就要出事了。

但是这种情况,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说完之后,李慎猛然愤怒起来,“等朕打败这些乱臣贼子,一定把他们全都杀了,以告慰因他们而死的在天之灵。”

李慎这辈子都没有这么痛恨过一些人,现在他感受到了这种极致的情绪。

当洛星云离开皇宫的时候,也有些迷茫。

但很快他就振作了精神,不能有陷入这种道德难题,一旦陷入这种道德难题,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将燕国造反这件事按下来,最好是在另外的藩属国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就直接结束掉。

这样或许还能回到之前的模式中,继续运转,静静等待气候变化结束,十年大旱,应该也差不多了。

————

“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封建王朝”和“脆弱的封建王朝”,这两者同时冠在唐帝国身上,在帝国两百七十年时,帝国虽然已经出现了种种弊病,但相比于往前的国家王朝,唐帝国依旧保持着颇为流畅的运行。

帝国的政治虽然在腐化,军队战斗力在下降,但在文化、科技等方面依旧处于不断昂扬向上的阶段,社会总体生产力在向上走,人口在繁盛增长,总体来说,这依旧是一个昌盛的帝国。

但事实上,无论它有多么鼎盛,它依旧是个封建王朝,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天气的出现,连年的天灾让帝国经济遭受了莫大的打击,撕开所有繁华的外衣,大唐依旧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根本的封建政权。

于是它依旧被所有封建王朝所困扰的东西所困扰着,不得不承认,大唐帝国迎来了帝国命运的转折期,振翅高飞的凤凰,也终有折翼的那一日。——《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嫡女庶心 流云飞秀 明朝小夫妻 神婳 异域天使女巫 废材狂妃:修罗嫡小姐 师父在上:徒儿很乖张 且为谁嫁 当嫁 春红帐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