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旨意到达伏泉手中也是三日之后,当快马加鞭赶到巴郡的黄门侍郎将那旨意交给伏泉候,伏泉问讯也是一愣。
江夏蛮叛乱?合贼首黄穰聚兵十余万,攻略江夏、庐江二郡,数县皆被攻没?
这事情历史上有吗?
如同前番平定板楯蛮一样的疑惑,这次江夏蛮叛乱也让他疑惑不已,毕竟这一州一郡叛乱可不是几十几百人的闹腾,而是实打实的数万人的叛乱,全部都是异族暴乱,竟然直到事情发生危害巨大后才被传播,那些地方的官吏难道都是傻子坐看治下异族不稳吗?
这让伏泉想起后来的五胡乱华,胡人心怀不轨,进攻华夏中原,侵略汉家河山,难道就真的事先一点迹象都没有吗?
肯定有的,只是很多官吏懒政怠政,甚至有的人争权夺利而已,在他们心里这些异族掀不起多大浪来,朝廷兵马强盛,将他们御之塞外便好,不需要花多少精力去应对。
可是,也正是这些他们一直瞧不上眼的异族,造就了汉族一幕幕的悲剧……然而,肉食者们有多少能吸取教训呢?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作为,最终受苦也只是百姓而已。
闲话少扯,既然得了诏书,领了旨意,伏泉自然是要领兵出征了。只是,摆在面前的难题却有了,这从巴郡沿着长江直往江夏的水路肯定是畅通的,但是巴郡现在可没有什么水军。否则,如果有正经的精锐水军,他何至于在大江之上拿甘宁的锦衣贼没有办法,只能使计谋,在冬天缉拿那些锦衣贼盗。
当然,现在说这些也没用,当务之急就是感觉凑一支合适的水军赶快成军,不然空有兵马,送不到江夏,他怎么去平乱呢?
一支合格水军,即使人数再少,也得有一个优秀的统帅不是?但伏泉麾下可没有这类人才,想来想去,伏泉决定去找甘宁,和他当面摊牌,自己和他之间也就差一个合适的契机而已。甘宁想投奔自己麾下,却又迈不开自己面子,那次论志伏泉已然明白他的心意,现在机会来了,再不把握那他可就是真的脑袋被驴踢了。
自从鹤鸣山祈福一事后,如今已是过了三月有余,这段时间伏泉对甘宁的管控是越发松了,甚至连原本看守他的兵卒也被伏泉撤了,即使甘宁带着他买来的那个伎女出郡署游玩享乐,也没人跟踪。
不过,甘宁依旧只能住在郡署,伏泉可以允许他自由,但是没有拿下这位锦衣渠帅,也不会让他轻易离开自己身边的,而甘宁也十分有默契的不逃走,似乎他也认可了现在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