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各寻去处,四散而走。声势煊赫一时的闯营大军,至此已是名存实亡。这还不算,高迎恩与拓攀高声威不及高迎祥,闯军中也多有不服者趁机叛离,二人内斗,对于部下的节制有心无力。数日内,仍然滞留于西安南部的流寇,叫得上名号的,只剩下高迎恩、拓攀高的二万余闯军以及赵当世、张妙手等寥寥数部。
这段时间,坐视各营各部携来攘往,赵营也没闲着。散落四野的很多都是闯营或者蝎子块那里出来的老兵,战力不俗。在汉中时,赵营未曾扩充人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满意的兵员。闯、蝎二营的兵士素以强横著名,就这么白白看着他们流失成小股蟊贼,未免可惜。在与何可畏等后勤方面确认过后,赵当世还是决定将赵营的规模扩大,具体而言,就是多招四千人,分置出右营与后营。
赵营的影响力不够,这些人能离开名声更大的闯营、蝎营,那都是自负本领的强人,又怎么会乖乖接受不过数千人的赵营的招诱?所以散兵游勇虽多,招募的结果却使赵当世大失所望,一连两日,仅招到了不过百人,堪堪只够编成一个司。
招不到人,杨成府的二百马军也杳无音讯,赵当世的心情跌到了谷底。长嘘短叹两日,谁想事情却柳暗花明,一喜一悲同期而至。
韩衮到了赵营,同时还带来了杨招凤与二千余马军。
作为闯营的大将,高迎祥与刘哲的心腹,韩衮对闯营内部的熟悉程度远超外人。本来,高迎祥、刘哲以下,的确是高迎恩与拓攀高最有资格接手闯营,可他却不认为继续效力他俩是明智的选择。高迎恩轻浮,拓攀高粗蠢,在他看来都不是可侍之主。而对赵当世为人的欣赏以及惺惺相惜之情都促使他最终决定抛弃闯营,转投赵营。
对于这个抉择,韩衮并没有经历什么思想上的煎熬。他为人最是快意恩仇,不投闯营,是看高、拓二人不顺眼;跟赵当世,也只因脾性相投。仅此而已。
韩衮来时,赵当世正在苦闷地吃午饭,无数的烦心事让他味同嚼蜡。得到兵士传报,他大喜下直接将嘴中饭食吐了出来,效仿了一回“周公吐哺”。赵营步多马少,有韩衮这两千闯军出来的精骑加入,对他来说不啻如虎添翼。他展眉微笑,脸上阴雨顿释,亲切地牵着韩衮与杨招凤的手步入中军大帐。
几人坐定,赵当世问了问当日马朝所大战的情况,韩衮吐了口气,简要叙述了战斗经过,面甚不怿,已而又道:“闯王英雄一世,不想却栽在那里。”
赵当世亦嗟叹不已。高迎祥的失败,他实则早有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