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还曾洋洋得意说:“天下之才都入我朝”。
武则天也很重视科举,还曾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武则天还开了武举,在长安二年,即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通过了科举,就可以做官,成为官僚贵族,处于唐朝的第三阶层。
唐朝的平民里,有一种特殊的人群,便是官佐。在平民中,地位最显赫的是官佐,也就是辅佐官员的那些幕僚等。官佐的称谓来自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度地》中就提到了“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大夫、大夫佐各一人,率部校长官佐各财足。”
唐朝的官佐虽然地位高于普通平民,但却并不是真正的贵族,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特权,但却无法如真正的贵族一般享有国家的承认和社会广泛的尊重,而官佐想要成为贵族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参加科举而成为官僚贵族。
官佐往往只在本地拥有一定的势力,并借此成为官僚贵族阶层的工具,在官员施行暴政、镇压人民之时,提供帮助。出于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考虑,那些外来官员大多喜欢与这些在本地拥有盘根错节势力的地头蛇结成利益同盟,一起压榨百姓。
赵逍遥了解到,除了贵族和官佐这些或多或少享有一定特权的阶层,唐朝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为特权阶层的享受而提供经济基础的农民们,他们为社会发展贡献最多,但只能处在被剥削的位置。他们是庶民的一员,在士农工商中排在第二位,并且按照均田制的授田规定,享有凡年满十八岁的中男和丁男,给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六十岁以上的老男和笃疾、废疾人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给口分田三十亩(若立户者给口分田二十亩,永业田二十亩)的社会福利。
唐朝疆域辽阔,人少田多,如果不遇到天灾人祸,一般可以丰裕富足地享受悠闲的田园生活,所以才有开元盛世。
还有一类人,是赵逍遥以前不了解的,那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在唐朝,贱民是社会中最没有人身自由、政治和经济地位的阶层,主要包括官户、乐户、工户、杂户、音声人、由司、部曲、奴婢等类别。其中官奴婢、官户、乐户、工户、杂户、音声人等属于官贱民,也就是属于中央或地方官府的贱民,而私奴婢、部曲、客女等则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