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山里人制作橡子粉丝的流程非常复杂。
妈妈、老舅、大成子三人一天多的时间,捡回一大堆的橡果。
过了星期天,老舅卫华回学校了。
妈妈像在青石板上洗衣服那样,抡着宽大的棒槌,坐在地上一通捶打之后,橡果身上的刺壳外衣就全给剥了下来。
然后又换了口石槽,进行轮番舂捣,褪去橡果身上的第二层硬壳。
最里面的果核部分,碾磨成粉后,便是制作粉丝的原料了。
姥爷拿来一把大竹筛子,与妈妈合力筛选,去壳后的橡子果泥,漏满了半口水缸。
去河边淘洗果泥,过滤掉飘拂的碎壳,进入制作粉丝的第四步,泡料的环节。
妈妈给水缸加满泉水,捣烂的橡子果泥在里边浸泡一夜,第二天就可以上磨取粉了。
姥爷衔着旱烟袋,双手搭在磨架上,如老牛推磨一样来回绕着圈儿。
妈妈坐在磨台上,拿着一个葫芦水瓢,不时往磨盘中间的进料口,添加着和水的果泥。
大别山里的泉水碱性大,当地人称为“剐水”。
用泉水浸泡橡子果泥,不仅起到软化的作用,还能除去橡子果肉中苦涩的味道,这可能就是一种化学上的中和反应吧。
在没有添加剂的年代里,成子姥爷他们那代粉丝匠人,用的都是这样的古法。
一袋烟的功夫,奶黄色的浆液从石磨的四周哗啦啦的淋了下来,在周边的石槽缝里汇聚成流,最后如母牛下奶一般,淌入了下边承接的大木桶里。
大成子与邻居家的妞妞小花,还有她的哥哥虎子,专心致志的看着石磨下奶,恨不能凑上前舔上一口。
这种明知味道苦涩还想尝试一把的心态,也许是儿童的好奇心在作怪吧。
一个上午,这样的粉浆涓涓不息,盛满了姥姥家所有的木桶。
接下来又如磨豆腐那般,一遍遍的过滤、沉淀、暴晒,提取其中的淀粉。
两三天后,橡果淀粉、明矾、适量的泉水混合打成糊状,就进入到最复杂的漏粉环节。
姥爷手持水舀状的竹编漏网,姥姥烧火,妈妈不停的向漏网中续着粉团。
粉线便如北方的压面一样,呼呼啦啦的淋入了下面沸腾的开水锅里。
等沸水中的粉线成型,像煮熟的面条浮出水面,就可以出锅了。
妈妈放下面团,麻利的舀起烫好的粉丝,倒进了冷水缸中,然后又拿起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