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追封。”
“想封侯爵?难比登天。我大吴的一些武将,军功不到位,连封个关内侯都难。”
“那……武安君也是伯爵吗?”
“不,孙武、田穰苴封侯爵,已故的伍子胥、计然等人,追封为国公。”
太子恒颇为迟疑的道:“父皇,儿臣还是认为不妥。文种毕竟是劳苦功高,又是群臣之首的尚书令,只封一个伯爵,还是差强人意……”
“随你。”
庆忌摇摇头道:“吴恒,他们的爵位封得太高,位极人臣,日后你拿什么封赏他们?”
“这……”
太子恒沉默了。
国公、郡公都是追封死人的,相对来说,功臣们生前能得到最高的爵位就是“侯”。
功臣一旦封无可封,哪里会有多大的动力?
只依靠食邑、良田、黄金这些东西吗?
当然,这只是庆忌的一种规划,日后太子恒当上了皇帝,未必不可改革一番,多设几个爵位。
最终解释权归于皇帝。
……
三日后,庆忌就在朝堂上,宣布了对功臣册封的爵位。
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相应的爵位。
文臣以政绩而论,武将以军功而论。
孙武,封山阳侯;田穰苴,封艾陵侯;文种,封宛侯;范蠡,封申侯;伯噽,封陶丘侯;曾点,封诚意伯;邓析,封高阳伯;伍明,封焦侯;阳虎,谭伯……
已经逝世的计然、季札、伍子胥、孔丘、老子、晏婴等人,也都被追封国公、郡公,以彰显他们生前为吴国建立的功绩。
说到底,国公也好,侯伯也罢,都是一种虚衔,只有相应的俸禄及其待遇,而不会有额外的封地或食邑。
不过,就这样,也能使功臣们心满意足了。
阳虎辞官归隐后,庆忌又在朝中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
三省,其实相当于三权分立了。
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这就是立法权。
门下省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这就是司法权。
尚书省是大吴朝廷的最高政令机构,这就是行政权(执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