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董鸿儒自己的想法,是要做出援救的样子的——能救出来固然最好;救不出来,问题也不大。
反正这一仗打下来,双方各有损失,戎羌这边的损失或许更大一些,但是萧文明损失也同样不小,并且暴露了全部的虚实。
此外,渭水河的河道已经遭到破坏,再次填埋堵塞,阻力就会变小很多。
所以说董鸿儒这边绝对不是一无所获,只要派出去的这六千先头部队能够涉水回来一部分,这个结果董鸿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了。
可是董鸿儒这位白炎教的炎尊,说起来是国师,可毕竟不是戎羌大汗。
戎羌的事务,尤其是军务,最终决定权还不在他这边,是要听现在名义上的大汗支邪可汗说了算的。
支邪可汗威望是有的,能力是有的,实力也是有的,但并不足以支持其荣登大汗的宝座。
他能够取达多而代之,董鸿儒的支持必不可少。
就是因为这样,支邪可汗更加不甘心只当一个傀儡,他也有一个想要摆脱一切束缚,成为一头可以真正在草原上自由翱翔的雄鹰的夙愿。
而现在出现在他眼里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一个可以建立功勋,积累威望的好机会。
因此当董鸿儒在救援问题上稍有犹豫的时候,支邪可汗便立即表态,表示自己愿意亲自涉险过河,前去解救孤立了的兄弟们。
大汗都这么说了,董鸿儒只能表示支持。
如果连这个要求都反对的话,那就是同其他所有的部落为敌,毕竟戎羌人极其讲究战斗中的友谊,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任何抛弃战友的行为都是最为人所不齿的。
戎羌过河的六千人马,主要集中在上游,支邪可汗的救援行动也主要在上游开展。
而偏偏萧文明派在那里的军队,不是战斗力最强的主力,主要是由娘子军作为核心主力的中央新军。
原本他们拿渡过河的戎羌军队就没什么太好的办法,现在戎羌困兽犹斗、急于逃命,爆发出的战斗力更胜刚才。
部署在上游的娘子军和新军就更加无法抵挡,甚至隐隐然已经有了被反杀失败的迹象。
但是现在的态势和萧文明的兵力,还远不能让萧文明做到抽调下游正面的军力先去支援上游的程度,只有先把下游戎羌军队彻底打败,才能集中兵力,解除上游的危机。
可是隔着一条渭水河,萧文明火枪射击的威力大打折扣,即便是萧家军连续发射火枪,以至于超过五千条